学生数学阅读的心理机制及其能力的提升策略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8-13页 |
| ·数学外部的原因 | 第8-11页 |
| ·社会信息化、数学化的需要 | 第8页 |
| ·个人终身学习的需要 | 第8-9页 |
| ·数学课程改革所体现的要求 | 第9-10页 |
| ·中、高考数学试题中已出现阅读理解型题目 | 第10-11页 |
| ·数学自身的语言符号性特征对数学阅读的要求 | 第11-13页 |
| 2 国内外现状综述 | 第13-17页 |
| ·国外现状研究 | 第13-14页 |
| ·国内现状研究 | 第14-17页 |
| 3 数学阅读的理论依据及分析 | 第17-20页 |
| ·信息加工理论 | 第17-18页 |
| ·认知主义心理学 | 第18页 |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页 |
| ·元认知理论 | 第18-20页 |
| 4 对数学阅读心理机制的探讨 | 第20-30页 |
| ·感知 | 第20-22页 |
| ·认知 | 第22-28页 |
| ·数学语言转换 | 第23-25页 |
| ·联想、推理 | 第25-26页 |
| ·图式化 | 第26-28页 |
| ·元认知 | 第28-30页 |
| 5 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与途径 | 第30-42页 |
| ·转变观念,激发兴趣 | 第30-32页 |
| ·端正学生对数学阅读的态度 | 第30页 |
| ·激发兴趣,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 | 第30-32页 |
| ·把握关键,适时转换 | 第32-36页 |
| ·抓住阅读材料的“核心” | 第32-33页 |
| ·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 | 第33-36页 |
| ·创建关联,促进理解 | 第36-37页 |
| ·归纳概括,形成图式 | 第37-38页 |
| ·及时反思,强化认知 | 第38-42页 |
| ·阅读前要制定目标计划 | 第38-39页 |
| ·要对阅读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 第39-40页 |
| ·阅读后要自我反思 | 第40-42页 |
| 6 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 | 第42-51页 |
| ·实验研究设计 | 第42-43页 |
| ·研究对象 | 第42页 |
| ·研究方法 | 第42页 |
| ·研究目的 | 第42页 |
| ·研究假设 | 第42页 |
| ·研究工具 | 第42页 |
| ·实验因子及控制变量 | 第42-43页 |
| ·实验时间 | 第43页 |
| ·实验具体措施 | 第43-45页 |
| ·实验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 第45-48页 |
| ·实验前测 | 第45-47页 |
| ·实验后测 | 第47-48页 |
| ·典型个案研究 | 第48-51页 |
| 7 结束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附录 | 第54-60页 |
| 附录1 学生数学阅读的测试卷 | 第54-56页 |
| 附录2 学生数学阅读情况的调查问卷 | 第56-57页 |
| 附录3 对数学阅读学习效果评价的测试卷 | 第57-59页 |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