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酸雨污染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比较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2.文献回顾 | 第8-9页 |
3.论文观点与结构 | 第9-11页 |
第一章 跨境酸雨问题与跨境环境污染治理机制 | 第11-15页 |
第一节 跨境酸雨问题 | 第11-12页 |
1.酸雨污染:跨境环境问题 | 第11页 |
2.跨境环境问题的治理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跨境环境污染治理机制 | 第12-15页 |
1.跨境环境治理机制的涵义 | 第12-13页 |
2.影响跨境环境治理机制形成及维持的因素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跨境环境污染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第15-23页 |
第一节 跨境环境治理机制有效性的定义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跨境环境治理机制有效性的考察维度 | 第16-21页 |
1.考察跨境环境治理机制有效性的可能维度 | 第16-19页 |
2.考察跨境环境治理机制有效性的现实维度 | 第19-21页 |
第三节 跨境环境治理机制有效性的评估方法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两大跨境酸雨治理机制的形成及其特点 | 第23-34页 |
第一节 北美跨境酸雨治理机制的形成及其特点 | 第24-28页 |
1.以政府为中心的双层治理模式 | 第24-26页 |
2.自"下"而"上"的构建过程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欧洲跨境酸雨治理机制的形成及其特点 | 第28-34页 |
1.以区域为中心的多层治理模式 | 第28-30页 |
2.自"上"而"下"的构建过程 | 第30-34页 |
第四章 两大跨境酸雨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比较 | 第34-48页 |
第一节 信息收集的有效性比较 | 第34-37页 |
第二节 协调合作的有效性比较 | 第37-40页 |
第三节 遵守执行的有效性比较 | 第40-43页 |
第四节 资金筹集的有效性比较 | 第43-45页 |
第五节 争端解决的有效性比较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1页 |
注释 | 第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一:1978-1991年加美酸雨外交历程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