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理论界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阐释 | 第10-21页 |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关系演化的历史脉络 | 第10-12页 |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阶段及经济自由主义时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定位 | 第10-11页 |
二、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后凯恩斯主义时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范式 | 第11页 |
三、20世纪70年代混合经济时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模式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作用的二重性及其有机结合 | 第12-18页 |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 第12-15页 |
二、“政府失灵”与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不可或缺性 | 第15-18页 |
第三节 政府制度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模式类型 | 第18-21页 |
一、市场主导型的欧美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 第18-19页 |
二、政府主导型的东亚模式:以日本为代表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当前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21-27页 |
第一节 经济转型时期“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 第21-23页 |
一、市场交易主体不独立、不完整 | 第21页 |
二、市场价格参数扭曲,市场信号失真 | 第21-22页 |
三、市场制度不健全,市场运行紊乱 | 第22页 |
四、市场地区封锁和行业分割严重 | 第22-23页 |
五、贫富分化加剧 | 第23页 |
第二节 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失灵”的突出表现 | 第23-27页 |
一、政府机构反复膨胀、效率低下 | 第23-24页 |
二、行政审批范围过大 | 第24-25页 |
三、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 | 第25页 |
四、地方与部门利益的独立化 | 第25-26页 |
五、政府在培育市场方面存在缺陷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构建和谐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制约因素 | 第27-36页 |
第一节 体制转轨时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的欠缺 | 第27-29页 |
一、“经济人”理念的缺失 | 第27-28页 |
二、对政府的过度依赖思想 | 第28-29页 |
三、“市场经济崇拜症”的影响 | 第29页 |
第二节 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不良 | 第29-32页 |
一、社会中介组织的内涵和特点 | 第30页 |
二、体制转轨时期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 第30-31页 |
三、体制转轨时期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现状 | 第31-32页 |
第三节 转轨时期政府“经济人”现象的凸显 | 第32-36页 |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 | 第33页 |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也存在“经济人”现象 | 第33-34页 |
三、转轨期政府“经济人”现象的表现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政府与市场和谐关系的构建(上):宏观模式的选择 | 第36-42页 |
第一节 政府主导型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 | 第36-38页 |
一、理论基础: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36-37页 |
二、现实条件: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特殊的历史条件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根本目标:强力政府与高效市场的有机耦合 | 第38-42页 |
一、强力政府内涵的宏观把握 | 第38-39页 |
二、有机耦合的前提:两者首先保留合理的界限 | 第39-40页 |
三、有机耦合的基础:两者具有天然的亲和力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政府与市场和谐关系的构建(下):具体层面的操作 | 第42-55页 |
第一节 根本:健全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 第42-44页 |
一、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规范的市场交易和竞争秩序 | 第42页 |
二、深化国有经济改革,健全市场主体 | 第42页 |
三、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速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 | 第42-43页 |
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关键: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 第44-46页 |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 第44页 |
二、将市场化引入政府管理机制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基础:构建适应转轨期所需要的非正式制度 | 第46-48页 |
一、正确认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消除一切不合理观念 | 第46-47页 |
二、塑造“经济人”理念 | 第47页 |
三、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精神 | 第47-48页 |
第四节 途径: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 第48-50页 |
一、确定统一的社会中介组织发展规划 | 第48-49页 |
二、在政策及财政上大力支持 | 第49页 |
三、理顺管理体制 | 第49页 |
四、建立统一的执业资格审批制度和中介市场监管制度 | 第49-50页 |
五、建立、健全社会中介组织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50页 |
第五节 保障:加强政治制度和法治建设 | 第50-55页 |
一、完善行政公开制度 | 第50-52页 |
二、健全行政监督制度 | 第52-53页 |
三、努力加强廉政建设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