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画派”及其影响力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绪论 | 第8-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与重点 | 第10页 |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长安画派"的产生与发展 | 第12-27页 |
·、"长安画派"的孕育 | 第12-15页 |
·、"长安画派"的探索 | 第15-17页 |
·、"长安画派"的形成 | 第17-20页 |
·、"长安画派"的成熟 | 第20-23页 |
·、"长安画派"的多角度探索 | 第23-27页 |
3、"长安画派"的艺术思想 | 第27-34页 |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 第27-29页 |
·、"野、怪、乱、黑" | 第29-30页 |
·、"画有笔墨则思想活,无笔墨则思想死" | 第30-32页 |
·、"长安画派"的写生观 | 第32-34页 |
4、"长安画派"影响下的陕西国画创作 | 第34-52页 |
·、"长安画派"影响下的陕西山水画创作 | 第35-40页 |
·、绘画视域的进一步拓展 | 第35-36页 |
·、绘画风格的进一步成熟 | 第36-37页 |
·、绘画语言的进一步探索 | 第37-40页 |
·、"长安画派"影响下的陕西人物画创作 | 第40-47页 |
·、陕西人物画创作的乡土情结 | 第40-45页 |
·、陕西人物画创作的审美风格 | 第45-47页 |
·、"长安画派"的影响力 | 第47-52页 |
5、"长安画派"的当代特点及启示 | 第52-55页 |
·、"长安画派"的当代特点 | 第52-53页 |
·、"长安画派"的启示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