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礼萨·汗世俗化改革探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7-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 本文的写作特色 | 第12-13页 |
一、礼萨·汗之前伊朗教俗关系回顾 | 第13-19页 |
(一) 萨法维王朝时期的教俗关系 | 第13-16页 |
(二) 恺加王朝时期的教俗关系 | 第16-19页 |
二、世俗化改革的动因分析 | 第19-29页 |
(一) 国外因素:改革的推动力 | 第19-21页 |
1. 西方因素对伊朗产生的影响 | 第19-20页 |
2. 凯末尔改革对伊朗产生的影响 | 第20-21页 |
(二) 国内因素:改革的源动力 | 第21-29页 |
1. 宗教与世俗矛盾的体现 | 第21-23页 |
2. 礼萨·汗的政治思想 | 第23-24页 |
3. 国内社会条件的变化 | 第24-29页 |
三、世俗化改革内容分析 | 第29-47页 |
(一) 政治上排斥、削弱教士的政治力量 | 第29-30页 |
(二) 司法上建立现代司法体系,限制宗教法庭 | 第30-35页 |
(三) 教育上限制宗教教育,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 第35-40页 |
(四) 经济上削弱教士经济基础 | 第40-42页 |
(五) 文化及社会习俗改革 | 第42-47页 |
四、世俗化改革的影响 | 第47-54页 |
(一) 改革后经济社会的发展 | 第47-48页 |
(二) 乌里玛对世俗化改革的回应 | 第48-52页 |
(三) 改革带来的深层矛盾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参考书目 | 第58-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