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课题来源第11页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4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2-13页
     ·选题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论文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6-17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网络虚拟群体与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基本理论概述第18-31页
   ·网络虚拟群体及影响第18-21页
     ·网络虚拟群体的含义第18页
     ·网络虚拟群体的特征第18-20页
     ·网络虚拟群体的影响第20-21页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及双重效应第21-26页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含义第21-22页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特征第22-23页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双重效应第23-26页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26-30页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第27-28页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第28-29页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第31-43页
   ·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第31-37页
     ·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需要第31-32页
     ·网络健康发展的需要第32-33页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需要第33-35页
     ·发展经济的需要第35-36页
     ·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第36-37页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第37-42页
     ·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队伍第37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单一第37-38页
     ·思想政治教育缺少软硬件设施第38-39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日益复杂第39-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第43-65页
   ·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第43-47页
     ·将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位置第43-46页
     ·以积极态度面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46-47页
   ·丰富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47-52页
     ·构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论第47-48页
     ·创新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48-50页
     ·建立校园网络虚拟社区第50-51页
     ·促进虚拟群体与现实群体互动第51-52页
   ·拓展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第52-57页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第52-54页
     ·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软件第54-55页
     ·创新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第55-57页
   ·加快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建设第57-60页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地位与待遇第57页
     ·完善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体系第57-59页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培训机制第59-60页
   ·强化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第60-64页
     ·完善网络立法第60页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第60-61页
     ·增强网络自律意识第61-62页
     ·完善工作机制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含子对烟草铁蛋白基因功能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精细注水配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