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手性双噁唑啉配体的合成方法 | 第15-22页 |
·引言 | 第15页 |
·丙二酸酯类双噁唑啉的合成 | 第15-18页 |
·丙二酸衍生物合成法 | 第15-17页 |
·改造经典丙二酸酯类双噁唑啉的合成法 | 第17-18页 |
·吡啶型双噁唑啉的合成 | 第18-19页 |
·二茂铁类双噁唑啉的合成 | 第19-20页 |
·其它新型双噁唑啉的合成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手性双噁唑啉配体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 第22-31页 |
·引言 | 第22页 |
·1,3-偶极加成反应 | 第22-28页 |
·1,3-偶极环加成反应机理 | 第23-25页 |
·1,3-偶极环加成反应区域及立体选择性 | 第25-26页 |
·手性双噁唑啉金属络合物催化1,3-偶极环加成反应 | 第26-28页 |
·环加成反应 | 第28-29页 |
·烷基化反应 | 第29页 |
·其它反应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手性双噁唑啉配体及烯烃的合成 | 第31-44页 |
·引言 | 第31页 |
·手性双噁唑啉配体的合成路线 | 第31-33页 |
·配体的结构 | 第31页 |
·配体的合成方法 | 第31-33页 |
·1,3-偶极体合成路线 | 第33页 |
·腈亚胺的合成 | 第33页 |
·二苯基硝酮的合成 | 第33页 |
·缺电子烯烃的合成路线 | 第33-35页 |
·缺电子烯烃的结构 | 第34页 |
·噁唑烷酮的合成 | 第34页 |
·R=H 烯烃的合成 | 第34-35页 |
·R=CH_3 烯烃的合成 | 第35页 |
·R=COOCH_3 烯烃合成 | 第35页 |
·N-苯基马来酰亚胺51 的合成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4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5-36页 |
·2,2-(2,2’-4(S)-R 基-4,5-二氢噁唑啉基)丙烷35 的合成 | 第36-39页 |
·偶极体的制备 | 第39-41页 |
·缺电子烯烃的制备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双噁唑啉配合物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 | 第44-59页 |
·引言 | 第44页 |
·催化体系 | 第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5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4-45页 |
·双噁唑啉配合物催化的50a 与41 的环加成反应 | 第45-51页 |
·双噁唑啉配合物催化的50b 与41 的环加成反应 | 第51-53页 |
·双噁唑啉配合物催化的50c 与41 的环加成反应 | 第53-54页 |
·双噁唑啉配合物催化的51 与41 的环加成反应 | 第54-56页 |
·双噁唑啉配合物催化的腈亚胺45 与丙烯酸甲酯的反应 | 第56-57页 |
·双噁唑啉配合物催化的腈亚胺49 与丙烯酸甲酯的反应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