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序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法医鉴定结论概述 | 第15-23页 |
一、法医鉴定结论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法医鉴定结论的性质 | 第16-21页 |
三、法医鉴定结论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体现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影响我国法医鉴定结论不确定性的因素 | 第23-31页 |
一、法医鉴定人的技术水平及鉴定手段 | 第23-25页 |
二、收集资料的程序及鉴定资料的真实充分性 | 第25-28页 |
三、法医鉴定机构的专业技术条件及科技发展水平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当前我国的法医鉴定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31-40页 |
一、我国法医鉴定的历史演变 | 第31-33页 |
二、公安机关内部的法医鉴定机构 | 第33-36页 |
三、检察机关内部的法医鉴定机构 | 第36-37页 |
四、人民法院内部的法医鉴定机构被取消 | 第37页 |
五、面向杜会服务的法医鉴定机构 | 第37-38页 |
六、我国当前法医鉴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我国对当前有争议法医鉴定结论的救济途径 | 第40-48页 |
一、补充鉴定 | 第40-42页 |
二、重新鉴定 | 第42-46页 |
三、出庭制度 | 第46-47页 |
四、侵权救济途径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两大法系国家的法医鉴定对我国司法实践的借鉴意义 | 第48-53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医鉴定 | 第48-49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医鉴定 | 第49-50页 |
三、两大法系国家的法医鉴定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50-53页 |
第六章 结论证据价值几点设想 | 第53-57页 |
一、尽快建立具有中立性、权威性的法医鉴定机构 | 第53-55页 |
二、水平的法医鉴定队伍 | 第55页 |
三、与医院及大学院校资派共享,提离法医鉴定的技术含量 | 第55-57页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