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调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内涵、特征及其形成 | 第10-24页 |
·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内涵及特征 | 第10-15页 |
·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内涵 | 第10-13页 |
·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特征 | 第13-15页 |
·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形成 | 第15-20页 |
·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形成过程 | 第15-17页 |
·网络媒体公共舆论形成的主要途径 | 第17-19页 |
·网络媒体公共舆论形成的“舆论场” | 第19-20页 |
·网络媒体公共舆论调控的传播学理论分析 | 第20-24页 |
·由“把关人”到“引路人” | 第20-21页 |
·“议程设置”功能进化 | 第21-22页 |
·“意见领袖”作用突出 | 第22-24页 |
2. 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现状 | 第24-40页 |
·我国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发展及影响 | 第24-29页 |
·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发展 | 第24-25页 |
·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积极影响 | 第25-29页 |
·网络媒体公共舆论存在的问题 | 第29-35页 |
·舆论的非理性倾向 | 第29-31页 |
·舆论的偏激化倾向 | 第31-33页 |
·舆论的暴力倾向 | 第33-34页 |
·舆论的“西化”影响 | 第34-35页 |
·网络媒体公共舆论调控的难点 | 第35-40页 |
·网络媒体管理的政策法规不健全 | 第36-37页 |
·“把关人”角色弱化难以对舆论及时引导 | 第37-38页 |
·传者与受者身份的重叠导致舆论引导缺失 | 第38页 |
·商业化运作模式带来舆论调控压力 | 第38-40页 |
3. 网络媒体公共舆论调控引导的策略 | 第40-52页 |
·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舆论行为 | 第40-42页 |
·加强网络媒体行业自律,强化个体道德自律 | 第42-43页 |
·建立网络舆论监测引导机制,实行舆情调查与预测 | 第43-45页 |
·培养“意见领袖”,引导网络媒体公共舆论走向 | 第45-46页 |
·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有效地实现舆论引导 | 第46-48页 |
·强化技术手段应用,对网络舆论实现有效控制 | 第48-49页 |
·与传统媒体舆论互动,形成一个共同的舆论场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