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导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科学精神及其社会价值 | 第14-30页 |
一、科学精神的本质 | 第14-22页 |
(一) 科学精神概念的历史演变 | 第14-17页 |
(二) 科学精神内涵的释义 | 第17-21页 |
(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 第21-22页 |
二、科学精神的社会价值 | 第22-30页 |
(一) 科学精神的经济价值 | 第22-24页 |
(二) 科学精神的政治价值 | 第24-25页 |
(三) 科学精神的文化价值 | 第25-28页 |
(四) 科学精神对个体的价值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科学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 | 第30-42页 |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性 | 第30-36页 |
(一) 创新型国家的内涵 | 第30-31页 |
(二)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第31页 |
(三) 我国提出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社会背景 | 第31-33页 |
(四)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选择 | 第33-36页 |
二、科学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 | 第36-42页 |
(一) 科学精神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 第36-38页 |
(二) 科学精神与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 | 第38-41页 |
(三) 科学精神与发展创新文化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科学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作用的实现 | 第42-53页 |
一、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保证 | 第42-44页 |
(一) 政府为弘扬科学精神提供社会制度保障 | 第42-43页 |
(二) 加强科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 第43-44页 |
(三) 政府加快科学文化传播 | 第44页 |
二、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科学教育是基础 | 第44-48页 |
(一) 重新定位科学教育的目标 | 第44-45页 |
(二) 完善科学教育的内容 | 第45-46页 |
(三) 提升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 | 第46-47页 |
(四) 营造良好的校园科学文化氛围 | 第47-48页 |
三、发扬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精神是关键 | 第48-53页 |
(一) 科研工作者是弘扬科学精神的表率 | 第48-49页 |
(二) 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 | 第49-50页 |
(三) 协调搞好科学普及工作 | 第50-51页 |
(四) 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6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