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我国业主委员会现状 | 第11-22页 |
第一节 业主委员会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 第11-13页 |
一、住房改革制度的深入 | 第11-12页 |
二、物业管理的兴起 | 第12页 |
三、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现状 | 第13-19页 |
一、国内立法现状 | 第13-15页 |
二、境外立法情况 | 第15-18页 |
三、境外立法归纳模式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我国业主委员会面临的问题 | 第19-22页 |
一、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和性质模糊 | 第19-20页 |
二、业主委员会成立的数量少 | 第20页 |
三、业主委员会缺乏经费,不能有效地开展管理活动 | 第20页 |
四、业主委员会超越代理权、滥用职权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业主委员会的法律性质 | 第22-28页 |
第一节 业主委员会民事主体资格的有关学说 | 第22-23页 |
一、业主委员会属于法人 | 第22页 |
二、业主委员会属于享有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的非法人组织 | 第22-23页 |
三、既非法人,也不享有“其他组织”的独立诉讼主体资格 | 第23页 |
第二节 对业主委员会法律性质的认识 | 第23-28页 |
一、业主委员会并不具有法人的人格 | 第23-24页 |
二、业主委员会是否属于非法人组织值得商榷 | 第24-25页 |
三、业主委员会可以成为独立的诉讼主体 | 第25-28页 |
第三章 业主委员会与相关组织的法律关系 | 第28-37页 |
第一节 业主委员会与业主自治机构的内部法律关系 | 第28-31页 |
一、业主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28-30页 |
二、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业主委员会与业主自治机制以外的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1-37页 |
一、业主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1-33页 |
二、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3-37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业主委员会制度 | 第37-46页 |
第一节 引入“业主团体”概念 | 第37-42页 |
一、业主团体的概念 | 第37-38页 |
二、国外业主团体立法借鉴 | 第38-39页 |
三、我国业主团体的立法选择 | 第39-42页 |
第二节 赋予业主委员会以诉权 | 第42-43页 |
一、民事责任承担与诉权有否并不矛盾 | 第42-43页 |
二、诉权的丧失将使小区物业管理问题陷入无司法救济的困境 | 第43页 |
第三节 规范业主委员会的运行程序 | 第43-46页 |
一、明晰业主委员会的权利义务是关键 | 第43-45页 |
二、规范业主委员会运作程序的措施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