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安全与事故论文

隧道塌方预警预测体系及治理措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引言第12页
   ·隧道塌方预警预报体系的研究现状第12-17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与内容第17-19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第17-18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8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第18-19页
第2章 隧道塌方破坏变形特征研究第19-47页
   ·隧道塌方的分类第19-21页
     ·按塌方体积或高度分类第19页
     ·按塌方区域分类第19-20页
     ·按塌方形态分类第20页
     ·按塌方机理分类第20-21页
   ·导致隧道塌方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1-22页
     ·地质因素第21页
     ·天气水文因素第21页
     ·勘察设计因素第21-22页
     ·施工因素第22页
   ·隧道塌方前的围岩变形特征研究第22-28页
     ·围岩变形—时间关系第22-27页
     ·围岩变形—空间分布规律的探讨第27-28页
   ·江西武吉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实例分析第28-46页
     ·梅沙隧道塌方实例第28-35页
     ·石竹坪隧道塌方实例第35-39页
     ·那沙岭隧道塌方实例第39-45页
     ·小结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隧道塌方模型试验研究第47-75页
   ·模型试验的相似比第47-48页
   ·模型试验相似准则第48-49页
   ·模型材料配比第49-53页
   ·试验装置第53-54页
   ·试验步骤第54-55页
   ·试验测试内容第55-56页
   ·试验测点布置第56-57页
   ·试验内容第57页
   ·试验结果第57-74页
     ·Ⅴ级围岩二车道埋深10m试验第57-63页
     ·Ⅴ级围岩二车道埋深30m试验第63-67页
     ·Ⅴ级围岩三车道埋深10m试验第67-70页
     ·Ⅳ级围岩二车道埋深30m试验第70-74页
   ·本章小节第74-75页
第4章 隧道塌方预警预测体系及治理措施研究第75-96页
   ·概述第75页
   ·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的隧道围岩沉降过程分析第75-78页
   ·隧道围岩最终变形量预测第78-88页
     ·初期变形速度和最终变形量的关系第78-79页
     ·容许变形量第79-80页
     ·江西武吉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实例分析第80-88页
   ·隧道塌方预警指标的研究第88-91页
     ·洞周相对容许收敛量第88-89页
     ·拱顶最大容许沉降量第89-90页
     ·容许变形速率第90-91页
   ·隧道塌方预警级别的研究第91-93页
     ·现有的警戒标准第91-92页
     ·针对江西武吉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建议标准第92-93页
   ·隧道塌方综合治理措施的研究第93-94页
     ·匀速变形阶段发生的破坏治理措施第93-94页
     ·平稳发展阶段发生的破坏治理措施第94页
     ·加速突变阶段发生的破坏治理措施第94页
     ·破坏阶段发生的破坏治理措施第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96-98页
   ·结论第96-97页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4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NA计算和遗传算法的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块体理论分析与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