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PC7447A单板计算机系统的VxWorks BSP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及其结构 | 第12-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 | 第14-26页 |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14-15页 |
| ·嵌入式系统定义 | 第14页 |
| ·嵌入式系统特点及发展 | 第14-15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5-19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特点 | 第16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组成及发展 | 第16-17页 |
| ·典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7-19页 |
| ·VxWorks的板级支持技术 | 第19-24页 |
| ·VxWorks BSP结构和功能 | 第20-21页 |
| ·BSP组成文件分析 | 第21-23页 |
| ·系统启动流程 | 第23-24页 |
| ·总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第26-32页 |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6页 |
| ·硬件系统架构设计 | 第26-30页 |
| ·处理器的选型 | 第27-28页 |
| ·主机桥的选型 | 第28-30页 |
|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 | 第32-39页 |
| ·单板机系统结构图 | 第32-33页 |
| ·主要硬件模块电路 | 第33-37页 |
| ·电源模块设计 | 第33页 |
| ·复位模块设计 | 第33-34页 |
| ·内存接口设计 | 第34-36页 |
| ·以太网口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 ·系统设计要点 | 第37-39页 |
| 第五章 系统BSP设计及实现 | 第39-67页 |
| ·系统BSP结构设计 | 第39-40页 |
| ·BSP开发流程 | 第40-44页 |
| ·引导代码开发过程 | 第41页 |
| ·驱动程序的开发 | 第41-44页 |
| ·BSP配置文件修改 | 第44-46页 |
| ·MPC7447A处理器初始化 | 第46-47页 |
| ·内存系统软件设计 | 第47-51页 |
| ·内存系统地址映射 | 第48页 |
| ·控制器状态转移 | 第48-50页 |
| ·内存控制器初始化 | 第50-51页 |
| ·串口设备驱动设计 | 第51-56页 |
| ·串口驱动模式 | 第51-53页 |
| ·串口驱动程序实现 | 第53-56页 |
| ·网口驱动设计 | 第56-65页 |
| ·网络驱动层次结构 | 第56-57页 |
| ·以太网控制器数据传输流程 | 第57-58页 |
| ·END网络驱动开发 | 第58-64页 |
| ·网络驱动的加载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测试 | 第67-72页 |
| ·测试步骤 | 第67页 |
| ·硬件测试 | 第67-68页 |
| ·软件调试 | 第68-71页 |
| ·调试环境 | 第68页 |
| ·编译下载bootrom程序 | 第68-69页 |
| ·调试过程 | 第69-71页 |
| ·总结 | 第71-72页 |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