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采高孤岛采场覆岩运动破坏特征和矿压显现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绪论 | 第12-20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覆岩运动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大采高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9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 第19-20页 |
| 2 孤岛采场上覆岩层运动和破坏以及支承压力 | 第20-36页 |
| ·孤岛工作面两侧的工作面开采后覆岩破坏特征 | 第21-27页 |
| ·孤岛工作面开采后覆岩断裂特征 | 第27-32页 |
| ·两侧采空区范围都达到或超过临界范围 | 第28-30页 |
| ·只有一侧的采空区范围达到或超过临界范围 | 第30-31页 |
| ·两侧采空区范围都没有达到临界范围 | 第31-32页 |
| ·孤岛工作面煤体支承压力 | 第32-36页 |
| ·两侧采空区范围小于临界采空范围 | 第32-34页 |
| ·两侧采空区范围超过临界采空范围 | 第34-36页 |
| 3 大采高孤岛采场数值模拟分析 | 第36-62页 |
| ·数值计算分析软件FLAC3D简介 | 第36-37页 |
| ·数值计算目的及模型构造 | 第37-40页 |
| ·计算目的 | 第37页 |
| ·几何模型 | 第37-38页 |
| ·边界条件 | 第38页 |
|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 | 第38-40页 |
| ·力学本构模型 | 第40页 |
| ·采空区模拟 | 第40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0-58页 |
| ·煤壁前方超前支承压力分布特征 | 第58-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4 大采高孤岛采场矿压实测研究 | 第62-84页 |
| ·现场观测条件 | 第62-64页 |
| ·矿压观测方案 | 第64-66页 |
| ·观测目的 | 第64页 |
| ·观测内容与方法 | 第64-65页 |
| ·测站布置 | 第65-66页 |
| ·工作面液压支架压力实测分析 | 第66-72页 |
| ·直接顶初次垮落 | 第66页 |
| ·工作面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步距 | 第66-72页 |
| ·工作面巷道动态仪观测结果分析 | 第72-76页 |
| ·顶板断裂位置的确定与工作面来压 | 第73-75页 |
| ·内应力场范围 | 第75页 |
| ·支承压力分布范围 | 第75-76页 |
| ·支架工作阻力观测统计 | 第76-83页 |
| ·初撑力 | 第77-78页 |
| ·循环末阻力 | 第78-80页 |
| ·液压支架立柱下缩量统计 | 第80-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 ·主要结论 | 第84页 |
| ·论文不足及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