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引言 | 第8-10页 |
·本人的主要工作与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FTTH的解决方案及P2P设备研制 | 第11-22页 |
·FTTH概述 | 第11页 |
·光纤到户的主要方案 | 第11-19页 |
·点到点的FTTH解决方案 | 第12页 |
·EPON的FTTH解决方案 | 第12-14页 |
·GPON的FTTH解决方案 | 第14-16页 |
·P2P技术与PON技术实际应用的比较 | 第16-19页 |
·FTTH-P2P设备的研制 | 第19-21页 |
·P2P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9-20页 |
·P2P接入系统的组网方式 | 第20页 |
·OLT设备结构 | 第20页 |
·OLT硬件框架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以太网汇聚卡的设计与实现 | 第22-52页 |
·单板功能概述 | 第22-25页 |
·以太网MAC层汇聚及交换芯片 | 第25-26页 |
·VT6510芯片的特性 | 第26-28页 |
·GMAC与GIO模块 | 第27-28页 |
·包寄存器管理(Packet Buffer Management) | 第28页 |
·PHY芯片 | 第28-35页 |
·VSC8211千兆PHY芯片 | 第29-34页 |
·百兆以太网PHY芯片 | 第34-35页 |
·GMII/RMII接口 | 第35-38页 |
·RMII接口 | 第35-36页 |
·GMII接口 | 第36-38页 |
·VT6510与ADUC831之间的CPU接口 | 第38-40页 |
·千兆串行媒质接口 | 第40-42页 |
·百兆以太网接口设计和EMI抑制 | 第42-44页 |
·SMI串行管理接口 | 第44-46页 |
·复位电路设计研究及方案选择 | 第46-48页 |
·时钟电路 | 第48-49页 |
·PCB板的整板布局 | 第49-51页 |
·背板接口设计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以太网汇聚卡的调试 | 第52-60页 |
·以太网汇聚卡的调试方案 | 第52-54页 |
·ADUC831以及其访问VT6510的调试 | 第54页 |
·百兆PHY芯片内部环回调试 | 第54-55页 |
·光模块的调试 | 第55-56页 |
·千兆PHY芯片的远端环回调试 | 第56-57页 |
·VT6510芯片交换及汇聚功能的调试 | 第57-59页 |
·VT6510芯片交换功能的调试 | 第58页 |
·VT6510芯片汇聚功能的调试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0-62页 |
·已经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 第60-61页 |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61-62页 |
附录 检测报告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