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9页 |
| ·引言 | 第9页 |
| ·锂离子二次电池概述 | 第9-13页 |
|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0-11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和特点 | 第11-13页 |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发展简介 | 第13-20页 |
| ·LiCoO_2正极材料 | 第14-16页 |
| ·LiNiO_2正极材料 | 第16-18页 |
| ·尖晶石结构的锰酸锂 | 第18-19页 |
| ·橄榄石型结构的LiFePO_4 | 第19-20页 |
| ·LiFePO_4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0-26页 |
| ·LiFePO_4的结构和特点 | 第20-21页 |
| ·LiFePO_4正极材料的性能 | 第21-23页 |
| ·LiFePO_4的合成与制备 | 第23-26页 |
| ·LiFePO_4材料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 第26-2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6页 |
| ·途径的探索 | 第26-28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28-29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9-30页 |
| ·实验药品 | 第29页 |
|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 ·LiFePO_4材料的制备 | 第30-31页 |
| ·液相共沉淀-碳热还原法 | 第30-31页 |
| ·辅助微波加热的液相法 | 第31页 |
| ·含碳量的测定 | 第31页 |
| ·振实密度的测定 | 第31页 |
| ·材料性能的表征方法 | 第31-34页 |
| ·X-射线衍射 | 第31-32页 |
| ·透射电镜 | 第32页 |
| ·扫描电镜 | 第32页 |
| ·电化学测试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液相法制备LiFePO_4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34-51页 |
| ·水热合成法的研究 | 第34-35页 |
| ·液相共沉淀-碳热还原法 | 第35-51页 |
| ·反应物对生成前驱体的影响 | 第36页 |
| ·溶液的pH值对生成前驱体的影响 | 第36页 |
| ·烧结温度对合成LiFePO_4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6-41页 |
| ·烧结时间对合成LiFePO_4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1-45页 |
| ·预烧前驱体对合成LiFePO_4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微波加热对合成LiFePO_4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6-51页 |
| 第四章 表面碳包覆的研究 | 第51-65页 |
| ·不同碳源包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1-55页 |
| ·充放电性能的研究 | 第51-53页 |
| ·材料的形貌表征 | 第53-54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4-55页 |
| ·循环伏安分析 | 第55页 |
| ·不同碳量包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5-62页 |
| ·能谱分析 | 第56-57页 |
| ·扫描电镜测试对样品形貌的表征 | 第57-58页 |
| ·透射电镜测试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9-60页 |
| ·充放电性能的研究 | 第60-61页 |
| ·循环伏安分析 | 第61-62页 |
| ·振实密度的测定 | 第62页 |
| ·包覆方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62-65页 |
| ·能谱分析 | 第62-63页 |
| ·材料的形貌表征 | 第63-64页 |
| ·充放电性能的研究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液相-微波复合法制备LiFePO_4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65-77页 |
| ·对碳包覆的材料进行微波处理 | 第65-68页 |
| ·充放电性能的研究 | 第65-67页 |
| ·材料形貌的表征 | 第67-68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68页 |
| ·对预烧前驱体制得的样品进行微波处理 | 第68-70页 |
| ·对预烧混合料制得的样品进行微波处理 | 第70-77页 |
| ·充放电性能的研究 | 第71-72页 |
| ·高倍率性能测试 | 第72-74页 |
| ·高寿命循环测试 | 第74-75页 |
| ·高温条件下充放电性能的测试 | 第75-77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