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调查 | 第10-14页 |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调查 | 第11-14页 |
第二章 临床型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14-26页 |
·材料 | 第14页 |
·调查对象 | 第14页 |
·器械及试剂 | 第14页 |
·培养基 | 第14页 |
·方法 | 第14-17页 |
·临床型乳房炎的临床诊断方法 | 第14页 |
·临床型乳房炎的实验室检查 | 第14-17页 |
·对被检奶牛的乳区、胎次、年龄、泌乳阶段、饲养管理、卫生、环境气候进行调查 | 第17页 |
·结果 | 第17-25页 |
·临床型乳房炎的阳性率 | 第17-18页 |
·临床型乳房炎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第18页 |
·临床型乳房炎与流行病学之间的关系 | 第18-23页 |
·临床型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 第23-25页 |
·讨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26-35页 |
·材料 | 第26页 |
·调查对象 | 第26页 |
·器械 | 第26页 |
·试剂 | 第26页 |
·培养基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29页 |
·隐性乳房炎的临床诊断方法 | 第26-28页 |
·隐性乳房炎的实验室检查 | 第28-29页 |
·对被检奶牛的乳区、胎次、年龄、泌乳阶段、饲养管理、卫生、环境气候进行调查 | 第29页 |
·结果 | 第29-34页 |
·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 | 第29页 |
·隐性乳房炎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第29-30页 |
·隐性乳房炎与流行病学之间的关系 | 第30-33页 |
·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35-36页 |
·长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与流行病学之间的关系 | 第35页 |
·对长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合理防治措施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作者简历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