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三峡库区内外长吻鮠(Leiocasis longirostris Günther)线粒体控制区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46页
   ·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第12-16页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第12页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遗传多样性的内容第13页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第13-14页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历史第14-16页
   ·遗传标记技术的发展第16-19页
     ·形态学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s)第16-17页
     ·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或称染色体标记)第17页
     ·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s)(或称同工酶标记)第17-18页
     ·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s)第18-19页
   ·分子标记技术的主要种类第19-27页
     ·基于分子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方法第22-23页
     ·基于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的DNA扩增方法第23-26页
     ·PCR与酶切相结合的方法第26-27页
   ·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第27-35页
     ·鱼类多样性概况第27-28页
     ·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第28-33页
     ·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应用第33-35页
   ·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样性第35-42页
     ·动物mtDNA的结构特点第35-36页
     ·动物mtDNA的遗传特性第36-37页
     ·鱼类mtDNA的结构第37-38页
     ·鱼类mtDNA的特征第38-39页
     ·mtDNA的研究方法第39-40页
     ·mtDNA在动物及鱼类遗传中的应用第40-41页
     ·鱼类线粒体D-Loop区的研究概况第41-42页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方法第42-45页
     ·距离法(distance methods)第43-44页
     ·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ethod,MP)第44页
     ·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ML)第44-45页
     ·多种方法的联合第45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5-4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46-56页
   ·实验材料第46-48页
     ·样本采集第46-48页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第48页
   ·实验方法第48-53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8-51页
     ·DNA模板的稀释第51页
     ·PCR扩增第51-53页
   ·序列测定第53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53-56页
     ·序列比对及分析第53页
     ·系统聚类分析第53-56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56-80页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第56-58页
   ·PCR扩增结果第58-61页
   ·序列结果分析第61-73页
     ·序列碱基组成第63页
     ·序列中性检验第63页
     ·序列核苷酸变异第63-64页
     ·长吻鮠各采样点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64-65页
     ·长吻鮠各群体间遗传差异比较第65-69页
     ·碱基位点差异.第69-73页
   ·系统聚类分析第73-80页
第四章 讨论第80-85页
   ·长吻鮠的核苷酸变异分析第80-81页
   ·长吻鮠不同采样点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81-82页
   ·长吻鮠不同采样点群体间的遗传差异第82-85页
     ·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第82页
     ·不同采样点群体间的遗传差异参数分析第82-83页
     ·群体系统聚类分析第83-85页
结论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泡声学造影剂的制备及实验研究
下一篇:骨髓基质干细胞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和体外磁共振成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