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9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7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论文研究的思路 | 第8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8-9页 |
2.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 第9-15页 |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发生的原因 | 第9-10页 |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具体方法 | 第10页 |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攻击的防御结构 | 第10-12页 |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防御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选择研究网络接受标记的动机 | 第13-15页 |
3. OBD(OFF-BY-DEFAULT)机制 | 第15-25页 |
·基于网络接受标记的通信 | 第15页 |
·接受标记拒绝服务 | 第15-16页 |
·设计目标和假设 | 第16-17页 |
·接受标记分配方法 | 第17页 |
·OFF-BY-DEFAULT机制 | 第17-18页 |
·模拟实验与分析 | 第18-22页 |
·NS2模拟器简介 | 第19-20页 |
·模拟过程 | 第20-21页 |
·模拟结果 | 第21-22页 |
·合法数据流之间拥塞状况的探讨 | 第22-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4. 缓解接受标记拒绝服务 | 第25-35页 |
·针对公共服务器的网络接受标记防御方法 | 第25-26页 |
·对于接受标记拒绝服务的分析 | 第26-27页 |
·随机地址聚类队列算法 | 第27-30页 |
·公平队列 | 第27页 |
·随机公平队列(Stochastic fair queuing) | 第27-28页 |
·随机地址聚类队列(Stochastic address aggregates queuing SA~2Q) | 第28-30页 |
·模拟实验过程 | 第30页 |
·模拟实验结果 | 第30-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5. 结束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
附录 | 第39-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