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公允价值理论综述 | 第11-12页 |
·公允价值应用综述 | 第12-17页 |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公允价值及应用的理论基础 | 第19-34页 |
·公允价值的定义 | 第19-23页 |
·国际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 第19-20页 |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 第20-21页 |
·我国学者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 第21-22页 |
·国内外公允价值定义的对比 | 第22-23页 |
·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 第23-27页 |
·有关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争论 | 第23-26页 |
·公允价值是复合型的会计计量属性 | 第26-27页 |
·公允价值的计量特征 | 第27-29页 |
·公允价值的计量层级 | 第29-30页 |
·公允价值应用的理论基础 | 第30-34页 |
·公允价值符合会计计量决策有用目标的要求 | 第30-31页 |
·公允价值符合干净盈余理论 | 第31-32页 |
·公允价值更能够体现经济收益概念 | 第32-34页 |
第3章 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 | 第34-44页 |
·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 | 第34-37页 |
·IASC中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 | 第34-36页 |
·其他相关准则中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 | 第36-37页 |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 | 第37-41页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披露阶段 | 第38-39页 |
·金融工具会计处理阶段 | 第39-41页 |
·我国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 | 第41-44页 |
·我国金融工具的情况 | 第41页 |
·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 | 第41-44页 |
第4章 公允价值在非金融工具中的应用 | 第44-56页 |
·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在非金融工具中的应用 | 第44-46页 |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在非金融工具中的应用 | 第46-50页 |
·启蒙阶段 | 第47页 |
·初步应用阶段 | 第47-49页 |
·全面应用阶段 | 第49页 |
·规范应用阶段 | 第49-50页 |
·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在非金融工具中的应用 | 第50-56页 |
·公允价值引入阶段 | 第51页 |
·公允价值回避阶段 | 第51-52页 |
·公允价值重新提倡阶段 | 第52-56页 |
第5章 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建议 | 第56-61页 |
·我国公允价值应用与国外的异同 | 第56-57页 |
·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建议 | 第57-61页 |
·加强我国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 | 第58页 |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 | 第58-59页 |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加强道德约束 | 第59页 |
·建立健全由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以及企业三方共同组成的监督机制 | 第59-60页 |
·培养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介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