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1 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5页 |
|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态势和政策背景 | 第10-12页 |
| ·国内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动态研究 | 第12-15页 |
| 2 研究方案 | 第15-17页 |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第17-2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本研究的程序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 1 相关的基本概念 | 第20页 |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第20页 |
| ·耕地 | 第20页 |
| ·基本农田 | 第20页 |
| ·耕地保护 | 第20页 |
| 2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内涵 | 第20-22页 |
| ·数量保护 | 第21页 |
| ·质量保护 | 第21-22页 |
| ·环境保护 | 第22页 |
| 3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22页 |
| ·投入产出理论 | 第22-23页 |
| ·外部性理论 | 第23页 |
| ·效用理论 | 第23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长沙市耕地和基本农田利用现状与动态变化及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24-38页 |
| 1 长沙市的概况 | 第24-25页 |
| ·地理位置及行政概况 | 第24页 |
| ·自然环境和资源概况 | 第24页 |
|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24-25页 |
| 2 长沙市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5-33页 |
| ·耕地规模、结构与布局分析 | 第25-27页 |
| ·耕地动态变化分析 | 第27-32页 |
| ·耕地利用程度及经济效益分析 | 第32页 |
| ·耕地生态社会效益分析 | 第32-33页 |
| ·耕地后备资源分析 | 第33页 |
| 3 长沙市基本农田现状分析 | 第33-35页 |
| ·基本农田数量与分布分析 | 第33-34页 |
| ·基本农田动态变化分析 | 第34-35页 |
| 4 长沙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 ·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 ·基本农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长沙市耕地保护预测及确定 | 第38-52页 |
| 1 长沙市耕地保有量预测 | 第38-50页 |
| ·耕地保有量预测 | 第38-49页 |
| ·耕地保有量预测结论 | 第49-50页 |
| 2 各区(县)耕地保有量目标的确定 | 第50-52页 |
| ·指标分配的原则 | 第50页 |
| ·分配方案的选择 | 第50-51页 |
| ·指标分配的结果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长沙市基本农田保护确定及布局调整分析与建议 | 第52-57页 |
| 1 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预测 | 第52-54页 |
| ·指标法 | 第52-53页 |
| ·动态平衡法 | 第53-54页 |
| 2 上轮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布局 | 第54-55页 |
| 3 上轮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分析 | 第55页 |
| 4 本次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布局 | 第55-57页 |
| 第六章 长沙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策略和措施 | 第57-63页 |
| 1 创新耕地保护内部理念 | 第57-60页 |
| ·高度重视,创新耕地保护观念 | 第57-58页 |
| ·深入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耕地保护意识和紧迫感 | 第58-59页 |
| ·深入贯彻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方针,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耕地整理质量评价体系 | 第59-60页 |
| ·加速土地信息化进程,更新耕地保护技术 | 第60页 |
| 2 耕地保护外部保障制度建设 | 第60-62页 |
| ·加大土地整理的投入力度 | 第60-61页 |
| ·加强耕地保护保障体系建设 | 第61页 |
| ·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的投入和奖励机制 | 第61-62页 |
| ·建立与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相关保护制度 | 第62-63页 |
| 第七章 结语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个人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