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页 |
一、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6-9页 |
(一) 公民概念的界定 | 第6-7页 |
(二) 道德和公民道德概念的界定 | 第7-9页 |
(三) 公民道德教育和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概念的界定 | 第9页 |
二、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与历程 | 第9-15页 |
(一) 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 | 第10-11页 |
(二) 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发展的历程 | 第11-15页 |
三、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 | 第15-22页 |
(一) 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 | 第15-17页 |
(二) 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 | 第17-20页 |
(三) 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 | 第20-21页 |
(四) 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 | 第21-22页 |
四、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特色 | 第22-27页 |
(一) 以国家意识教育为主导 | 第22-24页 |
(二) 注重传统道德教育,并根据时代发展加以创新 | 第24-26页 |
(三) 营造良好的公民道德教育环境 | 第26-27页 |
五、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 第27-41页 |
(一) 国家和学校要重视公民道德教育 | 第27-28页 |
(二) 构建合理的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目标,丰富公民道德教育内容 | 第28-31页 |
(三) 拓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创新、完善公民道德教育方法 | 第31-34页 |
(四) 优化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环境 | 第34-36页 |
(五) 继承发扬传统美德,借鉴国外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先进经验 | 第36-37页 |
(六)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 第37-39页 |
(七)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公民道德教育网络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