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物理隔离器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物理隔离技术概述 | 第10-11页 |
·物理隔离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物理隔离的关键要求和产品分类 | 第12-13页 |
·以太网物理隔离器的技术关键及可实现性 | 第13-14页 |
·论文完成的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八通道以太网物理隔离器方案设计 | 第16-23页 |
·八通道以太网物理隔离器的设计方案 | 第17-20页 |
·用户终端的设计方案 | 第17-18页 |
·物理隔离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 第18-20页 |
·以太网物理隔离器的关键状态分析 | 第20-22页 |
·用户离线时的状态 | 第20-21页 |
·用户上线时的状态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用户终端 | 第23-40页 |
·用户终端的总体介绍 | 第23-26页 |
·用户终端的功能要求 | 第23-24页 |
·用户终端的硬件组成 | 第24-25页 |
·用户终端的工作过程 | 第25-26页 |
·主要芯片 | 第26-30页 |
·C8051F2XX芯片介绍 | 第26-27页 |
·CPLD芯片EPM7064介绍 | 第27-28页 |
·SLE4442介绍 | 第28-29页 |
·RTL8019AS芯片介绍 | 第29-30页 |
·硬盘切换 | 第30页 |
·信息交互模块 | 第30-34页 |
·交互模块的硬件配置 | 第31页 |
·RTL8019AS的软件编写 | 第31-32页 |
·信息交互方式的选择 | 第32-34页 |
·部分关键电路的设计 | 第34-35页 |
·电源和地的处理 | 第34-35页 |
·RTL8019AS网络接口的阻抗匹配 | 第35页 |
·用户终端的软件设计 | 第35-38页 |
·用户终端的整体软件流程 | 第35-36页 |
·IC卡身份识别的软件流程 | 第36-37页 |
·与隔离控制器信息交互软件流程 | 第37-38页 |
·用户终端的测试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隔离控制器 | 第40-59页 |
·隔离控制器的总体介绍 | 第40-44页 |
·隔离控制器的功能要求 | 第40-41页 |
·隔离控制器的硬件构成 | 第41-42页 |
·隔离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 第42-44页 |
·主要芯片 | 第44-45页 |
·MCF5271芯片介绍 | 第44页 |
·KS8995MA芯片介绍 | 第44-45页 |
·EPF10K30AQC240芯片介绍 | 第45页 |
·MII口介绍 | 第45-50页 |
·KS8995MA的MII口 | 第46-47页 |
·MCF5271的FEC模块的使用 | 第47-50页 |
·SPI口介绍 | 第50-52页 |
·KS8995MA的SPI口 | 第50-51页 |
·MCF5271的QSPI口 | 第51-52页 |
·QSPI口的操作流程 | 第52页 |
·隔离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第52-58页 |
·电源和地 | 第52-54页 |
·KS8995MA外围电路 | 第54-55页 |
·FPGA外围电路 | 第55-56页 |
·RS232接口 | 第56页 |
·MCF5271外围电路 | 第56-58页 |
·隔离控制器的硬件测试方法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系统的联调和测试 | 第59-67页 |
·系统的联调 | 第59-64页 |
·八通道物理隔离控制器的整体程序流程 | 第59-62页 |
·隔离控制器与用户终端的系统联调 | 第62-64页 |
·系统的测试 | 第64-65页 |
·用户终端上线时间的测试 | 第64-65页 |
·物理隔离器稳定性测试 | 第65页 |
·系统设计中的几个典型问题 | 第65-66页 |
·物理隔离控制器巡检各通道的方式问题 | 第65页 |
·连续存储空间申请的问题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A 物理隔离控制器实物照片 | 第72-73页 |
附录B 用户终端实物照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