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适度干预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一、理论标准:刑法适度干预的价值基础 | 第15-25页 |
(一) 刑法特性分析 | 第15-19页 |
1. 从刑罚目的考察刑法特性 | 第15-17页 |
2. 从刑罚工具性能考察刑法特性 | 第17-19页 |
(二) 刑法地位研究 | 第19-21页 |
1. 从调控的对象考察 | 第19页 |
2. 从调控的目的和效果考察 | 第19-20页 |
3. 从调控的方式考察 | 第20页 |
4. 从违法性的关系考察 | 第20-21页 |
(三) 刑法适度干预价值理念确立 | 第21-25页 |
二、制度保障:刑法适度干预的工具构建 | 第25-36页 |
(一) 刑法适度干预与犯罪本质学说 | 第25-29页 |
1. 犯罪本质学说概述 | 第25-26页 |
2. 犯罪本质学说评判 | 第26-28页 |
3. 犯罪本质学说选择 | 第28-29页 |
(二) 刑法适度干预与犯罪构成理论 | 第29-36页 |
1. 罪刑法定原则下犯罪构成功能研究 | 第29-30页 |
2. 罪刑法定原则下犯罪构成结构分析 | 第30-33页 |
3. 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的考察与完善 | 第33-36页 |
三、实践导向:刑法适度干预的现实依据 | 第36-42页 |
(一) 刑法适度干预与国家刑事政策 | 第36-40页 |
1. 刑事政策的含义 | 第36页 |
2. 刑事政策与刑法的关系 | 第36-38页 |
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刑法适度干预的价值分析 | 第38-40页 |
(二) 刑法适度干预与社会价值观念 | 第40-42页 |
四、司法贯彻:刑法适度干预的具体落实 | 第42-49页 |
(一) 刑法适度干预的总体方法 | 第42页 |
(二) 刑法适度干预总体方法的实例应用 | 第42-49页 |
1. 案情简介 | 第42-43页 |
2. 案例分析 | 第43-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