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国内外生态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 | 第8-16页 |
(一)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产生 | 第8-13页 |
1、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 第8-10页 |
2、生态旅游的产生 | 第10页 |
3、生态旅游的特点 | 第10-12页 |
4、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区别 | 第12页 |
5、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 | 第12-13页 |
(二) 欠发达国家的生态旅游开发实践 | 第13-14页 |
(三) 发达国家的生态旅游开发实践 | 第14页 |
(四) 我国生态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 | 第14-16页 |
二、吉林省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支撑与SWOT 分析 | 第16-28页 |
(一) 资源支撑条件 | 第16-20页 |
1、资源特色 | 第16-19页 |
2、开发现状 | 第19-20页 |
(二) SWOT 分析 | 第20-28页 |
1、优势(Strengths) | 第20-23页 |
2、劣势(Weaknesses) | 第23-24页 |
3、机遇(Opportunities) | 第24-26页 |
4、威胁(Threats) | 第26-27页 |
5、结论 | 第27-28页 |
三、吉林省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 第28-31页 |
(一) 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原则 | 第28页 |
(二) 科学规划原则 | 第28-29页 |
(三) 以人为本,居民参与原则 | 第29页 |
(四) 突出特色,市场导向原则 | 第29-30页 |
(五)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0-31页 |
四、吉林省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 第31-35页 |
(一) 森林生态游 | 第31页 |
(二) 火山地貌科考、科普游 | 第31-32页 |
(三) “四湖”生态游 | 第32页 |
(四) 湿地湖泊生态科普游 | 第32页 |
(五) 草原生态民俗观光游 | 第32-33页 |
(六) 生态农业观光游 | 第33页 |
(七) 边境山水风光游 | 第33页 |
(八) 生态休闲度假游 | 第33-34页 |
(九) 生态探险科考游 | 第34页 |
(十) 城市公园生态游 | 第34页 |
(十一) 民俗风情游 | 第34-35页 |
五、吉林省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 | 第35-39页 |
(一)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 第35页 |
(二) 突破瓶颈、基础设施先行 | 第35-36页 |
(三) 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 第36页 |
(四) 拓宽融资渠道,采用多元化对策筹措资金 | 第36页 |
(五) 强化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 | 第36-37页 |
(六) 加强生态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 第37页 |
(七) 加强品牌建设,扩大产品的知名度 | 第37-38页 |
(八) 建立多类型区域实验,形成开发示范区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一、基本结论 | 第39-40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40页 |
三、不足之处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