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题依据 | 第16-33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作物生长遥感监测 | 第17-18页 |
·作物氮素营养监测 | 第18-20页 |
·作物叶绿素监测 | 第20页 |
·作物叶片碳氮比监测 | 第20-21页 |
·作物品质遥感监测 | 第21-22页 |
3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22-23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3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3-47页 |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33-3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4-44页 |
·试验设计 | 第34-35页 |
·观测方法 | 第35-37页 |
·光谱数据测定 | 第35-36页 |
·生长与生理参数测定 | 第36-37页 |
·数据分析与利用 | 第37-44页 |
·光谱数据的预处理 | 第37-38页 |
·多光谱参数 | 第38页 |
·高光谱参数 | 第38-43页 |
·相关和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第三章 水稻冠层反射光谱的变化特征 | 第47-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页 |
·试验设计 | 第48页 |
·冠层光谱测定 | 第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5页 |
·冠层反射光谱特征分析 | 第48-51页 |
·冠层高光谱反射特征 | 第48-50页 |
·冠层多光谱反射特征 | 第50-51页 |
·冠层反射光谱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响应 | 第51-53页 |
·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对氮素水平的响应 | 第51-52页 |
·冠层多光谱反射率对氮素水平的响应 | 第52-53页 |
·冠层反射光谱随生育期的变化模式 | 第53-54页 |
·冠层高光谱反射率随生育期的变化 | 第53-54页 |
·冠层多光谱反射率随生育期的变化 | 第54页 |
·冠层反射光谱的品种间差异 | 第54-5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水稻叶片色素含量监测 | 第58-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试验设计 | 第59页 |
·冠层光谱和色素含量测定 | 第59页 |
·监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第59-60页 |
2 结果分析 | 第60-66页 |
·不同处理下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 | 第60-61页 |
·叶片色素含量与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关系 | 第61-62页 |
·叶片色素含量与冠层多光谱反射率的关系 | 第61页 |
·叶片色素含量与冠层高光谱反射率的关系 | 第61-62页 |
·叶片色素含量与冠层反射光谱指数的关系 | 第62-65页 |
·叶片色素含量与冠层多光谱指数的关系 | 第62-63页 |
·叶片色素含量与冠层高光谱指数的关系 | 第63-65页 |
·模型的测试与检验 | 第65-66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第五章 基于冠层多光谱反射率的水稻叶片与植株氮素状况监测 | 第70-86页 |
1 引言 | 第70-7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1-72页 |
·试验设计 | 第71页 |
·冠层光谱和氮素含量测定 | 第71-72页 |
·监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第72页 |
3 结果分析 | 第72-82页 |
·水稻叶片与植株的氮素状况的变化 | 第73页 |
·水稻叶片氮含量与冠层多光谱反射率的关系 | 第73-77页 |
·叶片氮含量与冠层单波段反射率的关系 | 第73-74页 |
·叶片氮素含量与冠层反射光谱指数的关系 | 第74-76页 |
·监测模型的检验 | 第76-77页 |
·叶片氮积累量与冠层多光谱反射特征的关系 | 第77-80页 |
·叶片氮积累量与冠层单波段反射率的关系 | 第77页 |
·叶片氮积累量与冠层反射光谱指数的关系 | 第77-79页 |
·叶片氮积累量监测模型 | 第79-80页 |
·水稻植株氮积累量与冠层多光谱反射率的关系 | 第80-82页 |
·植株氮积累量与冠层单波段反射率的关系 | 第80页 |
·植株氮积累量与冠层光谱参数的关系 | 第80-82页 |
·植株氮积累量监测模型 | 第82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第六章 基于冠层高光谱参数的水稻叶片糖氮比监测 | 第86-97页 |
1 引言 | 第86-8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87-88页 |
·试验设计 | 第87页 |
·冠层反射光谱的测定 | 第87页 |
·叶片糖氮含量的测定及糖氮比的计算 | 第87页 |
·监测模型的构建与测试 | 第87-8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88-93页 |
·叶片糖氮含量及糖氮比的变化规律 | 第88页 |
·叶片糖氮含量及糖氮比与冠层反射光谱的关系 | 第88-90页 |
·叶片碳氮比监测模型的构建 | 第90-93页 |
4 讨论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第七章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 | 第97-10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8页 |
·试验设计 | 第98页 |
·冠层反射光谱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98页 |
·数据分析与利用 | 第9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8-103页 |
·不同施氮水平下成熟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第99页 |
·冠层反射光谱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 第99-101页 |
·单波段反射率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 | 第99-100页 |
·光谱参数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 第100-101页 |
·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预测模型 | 第101-103页 |
3 讨论 | 第103页 |
4 结论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第八章 基于氮素营养的水稻籽粒蛋白质预测 | 第107-11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7-108页 |
·试验设计 | 第107-108页 |
·植株氮素及籽粒蛋白质测定 | 第10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8-112页 |
·不同年份、品种和施氮水平下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积累量 | 第108-109页 |
·籽粒蛋白质指标与叶片及植株氮素状况的定量关系 | 第109-110页 |
·籽粒蛋白质指标与花后氮素转运量的定量关系 | 第110-112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4页 |
第九章 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及相关品质指标的光谱预测 | 第114-12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5页 |
·试验设计 | 第115页 |
·冠层光谱及籽粒品质测定 | 第115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1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5-121页 |
·水稻籽粒品质指标与冠层多光谱反射率的关系 | 第115-120页 |
·籽粒直链淀粉与冠层多光谱反射率的关系 | 第115-117页 |
·籽粒加工品质与冠层反射光谱特征的关系 | 第117-118页 |
·籽粒外观品质与冠层反射光谱特征的关系 | 第118-120页 |
·水稻籽粒品质指标与叶片氮素状况的关系 | 第120页 |
·籽粒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第120-121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4页 |
第十章 讨论与结论 | 第124-131页 |
1 讨论 | 第124-127页 |
·光谱信息处理方法及水稻冠层反射光谱特征 | 第124页 |
·水稻叶片色素含量的光谱检测 | 第124-125页 |
·水稻氮素状况的光谱监测 | 第125-126页 |
·水稻籽粒品质指标的光谱监测 | 第126页 |
·今后的研究设想 | 第126-127页 |
2 结论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1页 |
附录 | 第131-133页 |
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投稿的论文 | 第131-132页 |
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