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微乳递药系统的处方前研究 | 第11-24页 |
一、仪器与试药 | 第11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11-15页 |
(一) 药物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 影响微乳形成的因素考察 | 第12-13页 |
(三)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13-15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15-23页 |
(一) 环孢素A在不同的油中饱和溶解度的测定 | 第15页 |
(二) 影响微乳形成的因素考察 | 第15-20页 |
1. 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Km)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 第15-17页 |
2. 表面活性剂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 第17-18页 |
3. 助表面活性剂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 第18-19页 |
4. 油相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 第19-20页 |
(三)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0-23页 |
四、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处方与制备工艺的研究 | 第24-35页 |
一、仪器与材料 | 第24-25页 |
二、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一)、微乳制备工艺的考察 | 第25-26页 |
(二)、处方优化 | 第26-27页 |
(三)、制备工艺的单因素研究 | 第27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一)、微乳制备工艺的选择 | 第27-28页 |
(二)、处方优化 | 第28-30页 |
(三)、制备工艺的单因素研究 | 第30-33页 |
1. 搅拌时间对微乳乳滴平均粒径的影响 | 第30-31页 |
2. 乳化温度对微乳乳滴平均粒径的影响 | 第31-32页 |
3. 单因素研究小结 | 第32-33页 |
四、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部分 质量评价与稳定性考察 | 第35-43页 |
一、仪器 | 第35页 |
二、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一)、环孢素A眼用微乳的制备 | 第35-36页 |
(二)、质量评价 | 第36页 |
(三)、稳定性考察 | 第36-37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一)、质量评价 | 第37-39页 |
1. 理化性质 | 第37-38页 |
2. 乳滴平均粒径与分布 | 第38页 |
3. 含量测定 | 第38-39页 |
(二)、稳定性考察 | 第39-41页 |
1. 影响因素试验 | 第39页 |
2. 稳定性试验 | 第39-41页 |
四、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部分 初步安全性及药效学评价 | 第43-61页 |
一、初步安全性评价 | 第43-48页 |
(一)、仪器、试剂与动物 | 第43-44页 |
(二)、结果判定 | 第44-46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46-48页 |
1. 单次给药 | 第46页 |
2. 重复给药 | 第46-48页 |
(四)、小结 | 第48页 |
二、药效学试验 | 第48-61页 |
(一)、仪器和试剂 | 第49页 |
(二)、试验方法 | 第49-52页 |
1.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2. 动物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3. 眼表因素指标测定 | 第51-52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52-60页 |
1. 环孢素A眼用油制剂的制备 | 第52页 |
2. 干眼症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3. 0.05%环孢素A眼用微乳的药效学评价 | 第55-60页 |
(四)、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综述 | 第6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