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7-11页 |
| ·变形监测的基本概念 | 第7页 |
| ·GPS变形监测技术 | 第7-10页 |
| ·变形监测技术 | 第7-8页 |
| ·变形监测数据分析 | 第8-1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第2章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 | 第11-19页 |
| ·全球定位系统(GPS)介绍 | 第11-13页 |
| ·GPS系统组成 | 第11-12页 |
| ·GPS卫星信号结构 | 第12-13页 |
| ·GPS系统应用 | 第13页 |
| ·GPS测量定位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 ·GPS测量定位原理 | 第13-15页 |
| ·GPS测量方式 | 第15页 |
| ·GPS测量误差 | 第15-16页 |
| ·GPS用于建筑物的变形监测 | 第16-18页 |
| ·GPS用于建筑物变形的可行性 | 第16-17页 |
| ·变形监测方案的实施 | 第17-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3章 GPS测量数据处理及变形量的提取 | 第19-33页 |
| ·GPS测量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 ·对周跳探测与修复的研究 | 第20-25页 |
| ·周跳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 ·周跳的探测与修复 | 第21-24页 |
| ·周跳的探测与修复说明 | 第24-25页 |
| ·利用小波分析实现变形量的提取 | 第25-32页 |
| ·小波去噪原理 | 第25-27页 |
| ·小波变换在 Matlab中的实现 | 第27-30页 |
| ·小波去噪提取实际变形值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变形监测系统模型 | 第33-59页 |
| ·灰色系统理论建模 | 第33-42页 |
| ·灰理论数学基础 | 第33-35页 |
| ·灰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5-38页 |
| ·实测数据建模处理与分析 | 第38-39页 |
| ·灰色建模需解决的两个问题 | 第39-42页 |
| ·人工神经网络建模 | 第42-55页 |
| ·BP网络工作原理 | 第42-44页 |
| ·BP网络实现 | 第44-49页 |
| ·实测变形监测数据 BP网络建模分析 | 第49-55页 |
| ·组合模型的建立 | 第55-58页 |
| ·组合模型建立的可行性 | 第55-56页 |
| ·“灰色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组合监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56-57页 |
| ·组合模型建立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隔河岩大坝汛期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9-68页 |
| ·所有数据的整理 | 第59-60页 |
| ·利用小波分析实现变形量的提取 | 第60-63页 |
| ·对监测数据进行灰建模分析 | 第63-64页 |
| ·对监测数据进行 BP模型分析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8-70页 |
| ·工作总结 | 第68-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