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与汉代文学思想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35页 |
·班固与汉代文学思想: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8-11页 |
·论汉代文学中的摹拟和创新 | 第11-17页 |
·论汉代经学与文学 | 第17-27页 |
·“知人论世”——论汉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纬度 | 第27-35页 |
第二章 汉代文人心态与班固文学思想的形成 | 第35-65页 |
·西汉文人心态与文学创作:以东方朔、扬雄为例 | 第35-47页 |
·西汉政治的嬗变与文人地位的变迁 | 第35-41页 |
·远害避祸:政治压力下的西汉文人心态与文学创作 | 第41-47页 |
·班固的自我认同与其文学思想的形成 | 第47-58页 |
·《幽通赋》与儒家立身之学 | 第48-52页 |
·述德与颂汉:《答宾戏》的文学思想 | 第52-58页 |
·论班固对屈原、司马迁的批评 | 第58-65页 |
第三章 班固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 | 第65-83页 |
·《两都赋》的创作时间问题 | 第65-68页 |
·扬雄与王褒:西汉文学思想的困顿和新变 | 第68-77页 |
·论扬雄辞赋创作中的困境 | 第68-73页 |
·王褒《四子讲德论》的创新 | 第73-77页 |
·《两都赋》的成就 | 第77-83页 |
第四章 论班固的经学修养与文学思想 | 第83-107页 |
·东汉经学的普及与官方今文经学的衰落 | 第83-89页 |
·班固与东汉“通人之学” | 第89-94页 |
·班固的经学与文学:以班固的三家《诗》学为例 | 第94-101页 |
·班固的经学与史学:以“春秋考纪”为例 | 第101-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14-116页 |
详细摘要 | 第11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