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个人合作建房概述 | 第13-17页 |
(一) 个人合作建房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 个人合作建房与传统集资建房、合作建房的区别 | 第14-15页 |
(三) 个人合作建房的发展及现状 | 第15-17页 |
1、个人合作建房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 | 第15-16页 |
2、个人合作建房在世界各国的发展 | 第16-17页 |
二、个人合作建房的理性分析 | 第17-25页 |
(一) 个人合作建房的优势 | 第17-19页 |
1、价格优势 | 第17页 |
2、资金到位、直接支付 | 第17-18页 |
3、物业自主服务 | 第18页 |
4、设计灵活、操作合理 | 第18-19页 |
5、业主可获商铺回报 | 第19页 |
6、采购渠道多样化,监管功能最大化 | 第19页 |
(二) 个人合作建房面临的法律问题 | 第19-23页 |
1、主体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性质不明确 | 第19-21页 |
2、法律风险较大 | 第21页 |
3、欺诈可能性较高 | 第21-22页 |
4、责任承担不清 | 第22-23页 |
(三) 个人合作建房存在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1、个人合作建房是完善公民住房保障的途径之一 | 第23页 |
2、个人合作建房可以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 第23-25页 |
三、个人合作建房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25-29页 |
(一) 将个人合作建房规范为合伙的方案分析 | 第25-26页 |
(二) 将个人合作建房规范为住宅合作社的方案分析 | 第26-29页 |
四、对《住宅合作社法》主要内容的构想 | 第29-38页 |
(一) 关于住宅合作社的法人地位 | 第29-30页 |
(二) 住宅合作社的运作模式 | 第30页 |
(三) 住宅合作社的发起人和社员 | 第30-33页 |
1、发起人 | 第30-31页 |
2、社员 | 第31-32页 |
3、社员的加入和退出 | 第32页 |
4、社员的权利和义务 | 第32-33页 |
(四) 住宅合作社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 第33页 |
(五) 住宅合作社的治理结构 | 第33-34页 |
1、社员大会 | 第33页 |
2、理事会 | 第33-34页 |
3、监事会 | 第34页 |
(六) 住宅合作社的经营管理 | 第34-37页 |
1、资金的筹集 | 第34-35页 |
2、项目建设管理 | 第35页 |
3、产权及物业管理 | 第35-37页 |
(七) 扶持政策 | 第37页 |
(八) 民事责任承担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词 | 第42-4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