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南洼陷莱64块沙四上亚段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6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研究区勘探现状 | 第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4页 |
·主要工作和取得的认识 | 第14-16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1页 |
·构造背景 | 第16-17页 |
·构造位置 | 第16页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6-17页 |
·构造演化 | 第17页 |
·沉积特征及地层发育特征 | 第17-21页 |
·沉积特征 | 第17-18页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8-21页 |
第3章 构造特征研究 | 第21-30页 |
·断裂分布特征 | 第21-25页 |
·层位标定 | 第21-22页 |
·断层解释 | 第22-23页 |
·断层平面分布特征 | 第23-24页 |
·断层分级 | 第24-25页 |
·构造演化分析 | 第25-28页 |
·古近纪多幕伸展断陷阶段 | 第25-27页 |
·新近纪-第四纪整体拗陷期 | 第27-28页 |
·圈闭类型及圈闭形成时间确定 | 第28-29页 |
·圈闭类型 | 第28-29页 |
·圈闭形成时间确定 | 第29页 |
·断层在油气运移中的作用 | 第29-30页 |
第4章 油源对比研究 | 第30-39页 |
·烃源岩特征研究 | 第30-34页 |
·烃源岩基础地球化学特征 | 第30-31页 |
·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第31-34页 |
·油源对比 | 第34-39页 |
·莱64 井油源对比 | 第34-37页 |
·莱斜62 井油源对比 | 第37-39页 |
第5章 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 第39-51页 |
·沙四上亚段沉积相研究 | 第39-44页 |
·沉积相类型及相标志 | 第39-41页 |
·单井相分析 | 第41-43页 |
·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43-44页 |
·沙四上亚段储层特征研究 | 第44-47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44-46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46-47页 |
·储层平面分布特征 | 第47-51页 |
·储层平面分布特征 | 第47-48页 |
·有利储层分布特征 | 第48-51页 |
第6章 油气成藏规律及有利勘探目标预测 | 第51-63页 |
·典型油藏解剖 | 第51-54页 |
·莱64 油藏解剖 | 第51-52页 |
·莱78 侧油藏解剖 | 第52-54页 |
·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 第54-57页 |
·成藏模式分析 | 第54-56页 |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第56-57页 |
·油气成藏规律 | 第57-58页 |
·有利目标预测 | 第58-63页 |
·莱斜78 侧水下冲积扇勘探目标预测 | 第59-61页 |
·莱64 井区勘探目标预测 | 第61页 |
·莱斜61 井区勘探目标预测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