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研究--以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为例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5页 |
·南水北调及东线山东段工程概况 | 第11-13页 |
·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将要产生的效益分析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9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2 国内外大型调水工程运行管理分析 | 第19-29页 |
·国内重点调水工程及其运行管理概述 | 第19-24页 |
·山东引黄济青工程及其运行管理概述 | 第19-21页 |
·江苏江水北调工程及其运行管理概述 | 第21-22页 |
·广东东深供水工程及其运行管理概述 | 第22-24页 |
·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的调水工程及其运行管理概述 | 第24-27页 |
·美国调水工程及其运行管理概述 | 第24-26页 |
·法国调水工程及其运行管理概述 | 第26-27页 |
·澳大利亚调水工程及其运行管理概述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原则要求 | 第29-37页 |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9-31页 |
·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 | 第29-30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0-31页 |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的原则要求 | 第31-36页 |
·利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 第31-33页 |
·有利于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良性运行 | 第33-34页 |
·有利于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 | 第34-35页 |
·利于实行民主协商和用水户参与管理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体制分析 | 第37-48页 |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 第37-41页 |
·政府宏观调控 | 第37-38页 |
·准市场机制运作 | 第38-40页 |
·企业化管理 | 第40页 |
·用水户参与 | 第40-41页 |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体制的具体运作方式 | 第41-44页 |
·国家控股 | 第41页 |
·授权营运 | 第41-42页 |
·统一调度 | 第42-43页 |
·公司运作 | 第43-44页 |
·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运行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 第48-60页 |
·系统建设目标及原则 | 第48页 |
·系统的涉及范围 | 第48-50页 |
·系统的功能 | 第50-51页 |
·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 | 第50-51页 |
·通信网络的功能 | 第51页 |
·视频监视与会商系统的功能 | 第51页 |
·系统建设内容 | 第51-59页 |
·信息采集系统 | 第51-54页 |
·通信网络系统 | 第54-57页 |
·视频监视系统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中的水价分析 | 第60-68页 |
·资金结构 | 第60页 |
·供水总成本费用 | 第60-62页 |
·费用分摊 | 第62-63页 |
·新增工程 | 第62页 |
·现有工程 | 第62-63页 |
·供水水价 | 第63-67页 |
·综合水价 | 第63-64页 |
·两部制水价 | 第64-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承担研究课题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