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关键技术 | 第14-15页 |
·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16页 |
第2章 地应力概述 | 第16-35页 |
·地壳环境的特点 | 第16-18页 |
·多种应力同时作用 | 第16-17页 |
·水平方向的不自由性 | 第17-18页 |
·地壳主要的子应力张量及其叠加 | 第18-24页 |
·重力应力(张量) | 第18-19页 |
·构造应力(张量) | 第19-22页 |
·流体压力 | 第22-23页 |
·地壳内主要子应力张量的叠加 | 第23-24页 |
·地应力的分布规律 | 第24-29页 |
·分布的复杂性 | 第24-25页 |
·地应力的类型 | 第25-27页 |
·全球地应力分布情况 | 第27-28页 |
·我国地应力分布的区域特征 | 第28-29页 |
·地应力与构造应力的本质区别和相互关系 | 第29-30页 |
·地应力测量技术 | 第30-35页 |
第3章 利用测井确定山前构造带地应力大小 | 第35-76页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35-39页 |
·构造概述 | 第35-37页 |
·地层特征 | 第37-39页 |
·利用测井确定山前构造带地应力大小研究 | 第39-70页 |
·岩石力学参数的测井提取方法 | 第39-52页 |
·地应力的测井计算方法研究 | 第52-59页 |
·迪那气田测井地应力分析 | 第59-70页 |
·结果验证 | 第70-76页 |
第4章 利用测井确定山前构造带地应力方向 | 第76-93页 |
·井壁崩落法 | 第76-83页 |
·井壁崩落法基本原理 | 第76页 |
·四壁地层倾角仪测量井壁崩落方位 | 第76-81页 |
·四臂电成像资料确定井壁崩落方位 | 第81-83页 |
·钻井诱导缝推断法 | 第83-85页 |
·DSI快横波方位法 | 第85-93页 |
·确定地应力的理论基础 | 第85-87页 |
·频散波提取相慢度方法介绍 | 第87-90页 |
·地应力方位的确定 | 第90-93页 |
第5章 山前构造带井壁稳定性分析 | 第93-110页 |
·井壁失稳的类型和原因 | 第93-94页 |
·井壁围岩应力分布规律 | 第94-97页 |
·岩石破裂准则的选择 | 第97-104页 |
·库仑-莫尔(Coulumb-Mohr)剪切破裂准则 | 第98-101页 |
·格里菲斯(Griffith,1921)准则 | 第101-103页 |
·统一强度理论 | 第103-104页 |
·破裂准则选择 | 第104页 |
·井壁稳定性分析 | 第104-106页 |
·破裂压力及坍塌压力 | 第105-106页 |
·安全泥浆密度窗 | 第106页 |
·迪那气田井壁稳定性分析 | 第106-11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