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9-2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PLA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直接聚合法 | 第10-12页 |
| ·间接聚合法 | 第12-14页 |
| ·PLA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14-17页 |
| ·骨科内固定物 | 第14-15页 |
| ·组织工程材料 | 第15-16页 |
| ·手术缝合线 | 第16页 |
| ·药物缓释控释体系 | 第16-17页 |
| ·PLA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17-20页 |
| ·乳化溶剂挥发法 | 第17-19页 |
| ·喷雾干燥法 | 第19页 |
| ·相分离法 | 第19-20页 |
| ·熔融法 | 第20页 |
| ·新型降压药盐酸乌拉地尔 | 第20-21页 |
| ·盐酸乌拉地尔简介 | 第20-21页 |
| ·盐酸乌拉地尔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 第21页 |
| ·药物释放的机理及释药动力学 | 第21-23页 |
| ·药物释放机理 | 第21-22页 |
| ·药物释放动力学 | 第22-23页 |
| ·PLA载药微球的应用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 ·应用优势 | 第23-24页 |
| ·存在问题 | 第24页 |
| ·论文工作的设想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PLLA微球制备工艺的研究 | 第26-37页 |
|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6-27页 |
| ·PLLA的合成原理 | 第27页 |
| ·PLLA合成的工艺流程 | 第27-28页 |
| ·PLLA的合成 | 第28-29页 |
| ·PLLA空白微球制备 | 第29页 |
| ·正交设计优化工艺 | 第29页 |
| ·微球的表征 | 第29-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6页 |
| ·PLLA分子量的确定 | 第30-31页 |
| ·反应条件对微球的影响 | 第31-34页 |
| ·正交实验结果 | 第34-36页 |
| ·微球的分析表征 | 第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盐酸乌拉地尔PLLA微球的制备 | 第37-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7页 |
| ·盐酸乌拉地尔微球的制备 | 第37页 |
| ·微球载药量与包封率的测定 | 第37-38页 |
| ·微球的表征 | 第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38-39页 |
| ·标准曲线的确定及绘制 | 第39页 |
| ·回收率的测定 | 第39-40页 |
| ·微球的分析表征 | 第40-41页 |
| ·投药比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41页 |
| ·内相加入乙醇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外相加入盐类电解质的种类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外相加入盐类电解质的浓度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盐酸乌拉地尔PLLA微球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 第45-53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5页 |
| ·微球的制备 | 第45-46页 |
| ·药物体外释放测定 | 第46-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2页 |
|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47页 |
| ·标准曲线的确定及绘制 | 第47-48页 |
| ·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性能 | 第48-51页 |
| ·释放动力学模型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3页 |
| ·创新点 | 第53-54页 |
| ·后续研究工作建议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