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减量废水中回收对苯二甲酸资源再用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1页 |
·前言 | 第12页 |
·碱减量废水 | 第12-14页 |
·碱减量生产加工工艺 | 第12-13页 |
·碱减量废水的水质特征 | 第13-14页 |
·碱减量废水处理研究 | 第14-16页 |
·碱减量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 第14-15页 |
·碱减量废水资源回收 | 第15-16页 |
·目前回收对苯二甲酸的方法研究 | 第16-19页 |
·碱析法回收对苯二甲酸 | 第17页 |
·酸析法回收对苯二甲酸 | 第17-18页 |
·混凝沉淀净化提纯回收产物 | 第18页 |
·活性炭吸附净化提纯回收产物 | 第18-19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碱减量废水中回收对苯二甲酸研究与实验 | 第21-49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实验工艺路线设计 | 第22-23页 |
·碱减量废水的水质分析 | 第23页 |
·对苯二甲酸酸析过程研究 | 第23-36页 |
·酸析机理 | 第23-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回收产品的品质指标测定 | 第29-30页 |
·酸析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5页 |
·酸析正交试验结果 | 第35-36页 |
·酸析正交实验方差分析 | 第36页 |
·活性炭吸附工艺研究 | 第36-44页 |
·活性炭吸附工艺的机理 | 第36-37页 |
·活性炭吸附平衡实验 | 第37-39页 |
·数据分析 | 第39页 |
·活性炭吸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4页 |
·联合工艺高纯度回收对苯二甲酸的研究 | 第44-48页 |
·回收对苯二甲酸的品质分析 | 第45-46页 |
·回收对苯二甲酸的红外图谱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结论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回收对苯二甲酸资源再用研究与实验 | 第49-75页 |
·前言 | 第49页 |
·对苯二甲酸的结构和酸性 | 第49-52页 |
·回收TA的品质指标分析 | 第52-54页 |
·总酸含量的测定 | 第53页 |
·酸值的测定 | 第53-54页 |
·经过联合工艺回收TA的品质指标 | 第54页 |
·回收TA中和再用研究 | 第54-73页 |
·再用工艺反应机理 | 第54-64页 |
·实验部分 | 第64-66页 |
·产物的品质指标测定 | 第66-69页 |
·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73页 |
·产物笛音效果的检测 | 第73-74页 |
·检测反应原理 | 第73页 |
·操作步骤 | 第73页 |
·笛音效果 | 第73-74页 |
·本章结论 | 第74-75页 |
第四章 回收资源再用用途研究 | 第75-88页 |
·前言 | 第75页 |
·回收对苯二甲酸的研究进展 | 第75-78页 |
·研究现状 | 第75-76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76-78页 |
·对苯二甲酸的物理和化学参数 | 第78-79页 |
·对苯二甲酸的市场分析 | 第79-82页 |
·生产情况 | 第79-80页 |
·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 | 第80页 |
·我国的生产、消费现状 | 第80-81页 |
·发展前景 | 第81-82页 |
·回收TA再用用途调研 | 第82-88页 |
·增塑剂(电缆料) | 第82-83页 |
·聚酯(无油醇酸)树脂 | 第83-85页 |
·改性共聚酯 | 第85-86页 |
·羧酸中和(笛音剂) | 第86-88页 |
第五章 回收资源再用的可行性分析与效益分析 | 第88-95页 |
·回收资源再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88-90页 |
·直接酯化 | 第88-89页 |
·改性共聚 | 第89-90页 |
·酸性中和 | 第90页 |
·回收资源再用的效益分析 | 第90-95页 |
·环境效益 | 第90-91页 |
·经济效益 | 第91-93页 |
·社会效益 | 第93-9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5-97页 |
1.碱减量废水中回收对苯二甲酸 | 第95页 |
2.回收TA资源再用制备烟花笛音剂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