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官僚的地域构成研究
| 论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序言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东汉一朝司隶校尉部的官员情况分析 | 第14-24页 |
| 第一节 司隶校尉部的官员状况 | 第14页 |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14-24页 |
| 第二章 东汉一朝豫州的官员情况分析 | 第24-29页 |
| 第一节 豫州的官员状况 | 第24页 |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24-29页 |
| 第三章 东汉一朝冀州的官员情况分析 | 第29-34页 |
| 第一节 冀州的官员状况 | 第29页 |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29-34页 |
| 第四章 东汉一朝充州的官员情况分析 | 第34-37页 |
| 第一节 充州的官员状况 | 第34页 |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 第五章 东汉一朝徐州的官员情况分析 | 第37-40页 |
| 第一节 徐州的官员状况 | 第37页 |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 第六章 东汉一朝青州的官员情况分析 | 第40-42页 |
| 第一节 青州的官员状况 | 第40页 |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40-42页 |
| 第七章 东汉一朝荆州的官员情况分析 | 第42-47页 |
| 第一节 荆州的官员状况 | 第42页 |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42-47页 |
| 第八章 东汉一朝扬州的官员情况分析 | 第47-52页 |
| 第一节 扬州的官员状况 | 第47页 |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47-52页 |
| 第九章 东汉一朝益州的官员情况分析 | 第52-56页 |
| 第一节 益州的官员状况 | 第52页 |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52-56页 |
| 第十章 东汉一朝凉州的官员情况分析 | 第56-61页 |
| 第一节 凉州的官员状况 | 第56页 |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56-61页 |
| 第十一章 东汉一朝并州的官员情况分析 | 第61-64页 |
| 第一节 并州的官员状况 | 第61页 |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61-64页 |
| 第十二章 东汉一朝幽州的官员情况分析 | 第64-68页 |
| 第一节 幽州的官员状况 | 第64页 |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64-68页 |
| 第十三章 东汉一朝交州的官员情况分析 | 第68-69页 |
| 第一节 交州的官员状况 | 第68页 |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68-69页 |
| 第十四章 东汉官僚籍贯分布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 第69-73页 |
| 第一节 农民起义 | 第69-71页 |
| 第二节 军阀割据 | 第71-73页 |
| 附录 | 第73-126页 |
| 结语 | 第126-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