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绪论 | 第7-12页 |
| 第一章 黑与白 | 第12-18页 |
| 第一节 苦难的黑土地——《耻》的写作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节 后种族隔离时代——白人的出路何在 | 第14-18页 |
| 第二章 《耻》的后殖民主题 | 第18-34页 |
| 第一节 卢里的逃避和露茜的沉默——论白人的他者化倾向 | 第18-20页 |
| 第二节 论《耻》的多义性主题 | 第20-26页 |
| 一、种族主义历史与个人的关系 | 第20-22页 |
| 二、生命的衰老与尊严 | 第22-23页 |
| 三、长期的种族主义斗争造成的交际困境 | 第23-25页 |
| 四、文化和身份认同问题 | 第25-26页 |
| 第三节 动物的隐喻 | 第26-29页 |
| 第四节 强奸——权力斗争的特殊形式 | 第29-31页 |
| 第五节《拜伦在意大利》 | 第31-34页 |
| 第三章 《耻》的叙事策略解读 | 第34-39页 |
| 第一节 叙述视角与叙述距离 | 第34-35页 |
| 第二节 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的分离 | 第35-39页 |
| 结语——宽恕与未来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