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英文摘要 | 第11-15页 |
| 前言 | 第15-35页 |
| 一 紫杉醇研究概述 | 第15-17页 |
| 二 紫衫醇制剂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 三 微球制剂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 四 紫衫醇微球的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 五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28-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5页 |
| 第一章 紫杉醇长效注射微球的处方设计与工艺研究 | 第35-60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 ·仪器 | 第36页 |
| ·试药与试剂 | 第36页 |
| 2、实验方法 | 第36-39页 |
| ·紫杉醇缓释微球制备方法 | 第36-37页 |
| ·紫杉醇微球质量评价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37-39页 |
| 3、实验结果 | 第39-56页 |
| ·紫杉醇微球中药物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9-42页 |
| ·处方工艺的单因素考察结果 | 第42-49页 |
| ·正交实验优化处方工艺的结果 | 第49-54页 |
| ·最优处方的重现性考察结果 | 第54-56页 |
| 4、讨论 | 第56-58页 |
| ·影响微球粒径的主要因素 | 第56-57页 |
| ·影响微球包封率的主要因素 | 第57页 |
| ·影响微球释放的主要因素 | 第57-58页 |
| 5、本章总结 | 第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第二章 紫杉醇微球体外释放度实验方法学研究及稳定性考察 | 第60-75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 ·仪器 | 第61页 |
| ·试药 | 第61页 |
| 2、实验方法 | 第61-64页 |
| ·HPLC法测定微球体外释放速度的色谱条件 | 第61-62页 |
|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体外释放度常规测定方法 | 第62页 |
|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体外释放度加速测定方法 | 第62-63页 |
| ·加速释药与常规释药的相关性评价 | 第63页 |
|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的稳定性考察 | 第63-64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64-72页 |
| ·影响微球体外释放的主要因素 | 第64-66页 |
| ·加速释药与常规释药的相关性评价 | 第66-67页 |
|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的稳定性考察 | 第67-72页 |
| 4 讨论 | 第72-74页 |
| ·不同释放介质的影响 | 第72页 |
| ·不同释放容器的影响 | 第72页 |
| ·体外加速实验与常规实验的相关性评价 | 第72页 |
| ·高温对微球各性质的影响 | 第72-73页 |
| ·~(60)Co辐射灭菌对微球各项性质的影响 | 第73-74页 |
| 5 结论 | 第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 第三章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体外释药机理的研究 | 第75-89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75-76页 |
| ·仪器 | 第75页 |
| ·试药 | 第75-76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76-77页 |
|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的体外释药特征 | 第76-77页 |
| ·微球失重率的测定 | 第77页 |
| ·聚合物分子量的GPC测定 | 第77页 |
| ·体外降解后微球的电镜扫描 | 第77页 |
| ·微球溶涨率的测定 | 第77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77-83页 |
|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的体外释药特征 | 第77-80页 |
| ·微球的失重率—时间曲线 | 第80-81页 |
| ·聚合物体外降解的GPC检测 | 第81页 |
| ·微球体外降解不同时间的电镜照片 | 第81-83页 |
| ·微球的溶胀率—时间曲线 | 第83页 |
| 4 讨论 | 第83-87页 |
|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的体外释药特征 | 第83-85页 |
|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的释药机理 | 第85-86页 |
|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骨架材料的生物降解 | 第86页 |
|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的溶胀 | 第86-87页 |
| 5 本章总结 | 第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 第四章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的药效学研究 | 第89-108页 |
| 1 紫杉醇微球体外抑制 MDA-MB-435乳腺癌细胞的MTT实验 | 第89-93页 |
| ·实验材料 | 第89-90页 |
| ·实验方法 | 第90-91页 |
| ·实验结果 | 第91-92页 |
| ·讨论 | 第92-93页 |
| ·结论 | 第93页 |
| 2 紫杉醇微球治疗 S—180肉瘤的药效学试验 | 第93-100页 |
| ·实验材料 | 第93页 |
| ·实验方法 | 第93-95页 |
| ·实验结果 | 第95-99页 |
| ·讨论 | 第99-100页 |
| 3 紫杉醇微球皮下给药治疗 PC-3m前列腺肿瘤的药效学试验 | 第100-105页 |
| ·实验材料 | 第100-101页 |
| ·实验方法 | 第101-102页 |
| ·实验结果 | 第102-104页 |
| ·讨论 | 第104-105页 |
| 4 本章总结 | 第105-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08页 |
| 第五章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的体内过程研究 | 第108-124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108页 |
| ·仪器 | 第108页 |
| ·试药 | 第108页 |
| ·动物 | 第108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108-111页 |
| ·HPLC法测定大鼠静注紫杉醇注射液的血药浓度 | 第108-109页 |
| ·HPLC法测定大鼠皮下注射紫杉醇缓释微球后的血药浓度 | 第109-110页 |
| ·HPLC法测定大鼠皮下残留微球中的药物含量 | 第110-111页 |
| ·残留微球 GPC检测 | 第111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111-122页 |
| ·HPLC法测定大鼠静注紫杉醇注射液的血药浓度 | 第111-114页 |
| ·HPLC法测定大鼠皮下注射紫杉醇缓释微球后的血药浓度 | 第114-117页 |
| ·HPLC法测定大鼠皮下残留微球中的药物含量 | 第117-120页 |
| ·残留微球 GPC结果 | 第120页 |
| ·紫杉醇缓释微球注射剂体内外相关性评价 | 第120-122页 |
| 4 讨论 | 第122-123页 |
| ·紫杉醇缓释微球体内药动学评价 | 第122页 |
| ·紫杉醇缓释微球体内外释药的相关性评价 | 第122页 |
| ·紫杉醇缓释微球体内外降解速率的比较 | 第122-123页 |
| 5 本章总结 | 第1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3-124页 |
| 第六章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皮下注射的初步安全性评价 | 第124-135页 |
| 1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生物相容性研究 | 第124-1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124-125页 |
| ·方法 | 第125页 |
| ·结果 | 第125-130页 |
| ·讨论 | 第130-131页 |
| 2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皮下注射的血液毒性评价 | 第131-133页 |
| ·实验材料 | 第131页 |
| ·方法 | 第131页 |
| ·结果 | 第131-133页 |
| ·讨论 | 第133页 |
| 3 本章总结 | 第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3-135页 |
| 全文总结 | 第135-137页 |
| 1 结论 | 第135页 |
| 2 创新点 | 第135-136页 |
| 3 展望 | 第136-137页 |
| 致谢 | 第137-138页 |
| 个人简介 | 第138-139页 |
| 附录 发表论文 | 第139-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