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我国公路隧道的发展 | 第8-9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走马岭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 第16-24页 |
·区域地质条件及地震 | 第16-17页 |
·地形地貌 | 第17页 |
·地层岩性 | 第17-19页 |
·地质构造 | 第19-21页 |
·初始地应力场 | 第21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24页 |
3 走马岭隧道岩体结构特征研究 | 第24-38页 |
·结构面的工程地质分级 | 第24-25页 |
·岩体结构面的工程地质描述 | 第25-27页 |
·走马岭隧道围岩结构特征 | 第27-29页 |
·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第29-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走马岭隧道围岩分级 | 第38-60页 |
·围岩分级的方法 | 第38-40页 |
·走马岭隧道围岩的[BQ]分级、HC 分级、RMR 分级 | 第40-51页 |
·走马岭隧道围岩分级结果 | 第51-57页 |
·走马岭隧道岩体力学参数的取值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5 走马岭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数值模拟 | 第60-84页 |
·有限元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 第60-65页 |
·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65-66页 |
·断层(F18)对隧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66-74页 |
·断层破碎带施工力学数值模拟 | 第74-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主要结论 | 第84-85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2-93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93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