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中学德育人本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5页
中文文摘第5-8页
序言第8-9页
一、中学德育的困境第9-13页
 (一) 中学德育理念落后,过于传统化第10页
 (二) 中学德育目标滞后,过于社会化第10-11页
 (三) 中学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过于知识化第11-12页
 (四) 中学德育过程主体单一,过于片面化第12页
 (五) 中学德育方式枯燥,过于简单化第12-13页
 (六) 中学德育评价不够科学,过于功利化第13页
二、中学德育问题的根源第13-14页
 (一) 政治根源第13-14页
 (二) 思想根源第14页
 (三) 文化根源第14页
 (四) 社会根源第14页
三、中学德育人本化的提出、内涵及意义第14-17页
 (一) 中学德育人本化的提出第14-15页
 (二) 中学德育人本化的内涵第15-16页
 (三) 中学德育人本化的意义第16-17页
四、中学德育人本化的理论依据第17-19页
 (一) 哲学依据第17-18页
 (二) 心理学依据第18-19页
 (三) 教育学依据第19页
五、中学德育人本化的实现第19-30页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中学德育主体观第20-22页
 (二) 中学德育目标要层次化、人本化、普适化第22-23页
 (三) 中学德育内容要渗透人文精神第23-25页
 (四)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学校德育模式第25-29页
 (五)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德育评价改革第29-30页
结论第30-31页
注释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致谢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性有机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催化的仲胺对呋喃酮的不对称共轭加成
下一篇:异丙酚不同处理方式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