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56页 |
第一节 养殖石斑鱼的主要病原及其危害 | 第15-29页 |
一、病毒性传染病 | 第15-19页 |
二、细菌性传染病 | 第19-21页 |
三、寄生虫病 | 第21-26页 |
四、其它病因 | 第26-27页 |
五、病害的防治 | 第27-29页 |
第二节 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研究进展 | 第29-56页 |
一、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种类和地理分布 | 第29-36页 |
二、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分子结构和理化特性 | 第36-40页 |
三、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危害 | 第40-44页 |
四、神经坏死病毒的传播途径 | 第44-47页 |
五、神经坏死病毒的检测方法 | 第47-53页 |
六、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防治 | 第53-56页 |
第二章 福建南部养殖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流行病学调查 | 第56-75页 |
前言 | 第56-57页 |
第一节 养殖石斑鱼病害流行情况 | 第57-66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57页 |
二、结果 | 第57-62页 |
1. 流行病学特点 | 第57-59页 |
2. 病原学调查结果 | 第59-62页 |
三、讨论 | 第62-66页 |
第二节 神经坏死病毒的确认及其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66-74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66-69页 |
二、结果 | 第69-71页 |
1.VNN 的 RT-PCR 检测结果 | 第69-70页 |
2. RSIV 的 PCR 检测结果 | 第70页 |
3.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 第70-71页 |
三、讨论 | 第71-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三章 RT-PCR 检测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 第75-91页 |
前言 | 第75-77页 |
第一节 RT-PCR 检测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方法的建立 | 第77-84页 |
一、材料和方法 | 第77-80页 |
二、结果 | 第80-82页 |
1. 核酸抽提结果比较 | 第80页 |
2. cDNA 结果比较 | 第80-81页 |
3. 一步法 RT-PCR 扩增结果 | 第81-82页 |
三、讨论 | 第82-84页 |
第二节 RT-PCR 方法检测5 种养殖石斑鱼 NNV | 第84-90页 |
一、材料和方法 | 第84页 |
二、结果 | 第84-88页 |
1. RT-PCR 检测结果 | 第84-85页 |
2. 扩增产物的序列测定和比较 | 第85-88页 |
三、讨论 | 第88-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第四章 荧光定量 RT-PCR 法检测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 | 第91-103页 |
前言 | 第91-93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93-96页 |
二、结果 | 第96-98页 |
1. 阳性控制品的克隆及鉴定 | 第96页 |
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96-97页 |
3. Mg~(2+)浓度的优化 | 第97页 |
4. 退火温度的选择 | 第97-98页 |
5. 石斑鱼NNV 的检测结果 | 第98页 |
三、讨论 | 第98-102页 |
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鞍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 RNA1 和 RNA2 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 | 第103-135页 |
前言 | 第103-105页 |
第一节 鞍带石斑鱼 NNV 的 RNA1 和 RNA2 基因组序列测定 | 第105-119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105-107页 |
二、结果 | 第107-116页 |
1. RT-PCR 结果 | 第107-108页 |
2. 鞍带石斑鱼 NNV 核苷酸序列检测结果 | 第108-112页 |
3. DGNNV 的 RNAs 二级结构预测 | 第112-116页 |
4. 在基因库中的编号 | 第116页 |
三、讨论 | 第116-119页 |
第二节 鞍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DGNNV)基因组分析 | 第119-134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119-120页 |
二、结果 | 第120-131页 |
1. 核苷酸同源性比较 | 第120-121页 |
2. 氨基酸序列比较 | 第121-126页 |
3. 非编码区(non-coded region,NCR)基因序列比较 | 第126-129页 |
4. 系统发育进化分析 | 第129-131页 |
三、讨论 | 第131-134页 |
小结 | 第134-135页 |
图版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55页 |
缩略词 | 第155-157页 |
在学期间已取得的成果和发表的论文 | 第157-159页 |
一.科研成果 | 第157页 |
二.主持科研课题 | 第157页 |
三.论文 | 第157-159页 |
致谢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