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半干旱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有机碳、养分及水分的动态变化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目录第12-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31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第15-25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土地退化第15-17页
     ·几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第17-25页
       ·退耕还林草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第20-22页
       ·草田轮作和豆科灌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第22-25页
   ·半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第25-29页
     ·研究区域背景第25-27页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第27-29页
   ·研究内容设计第29-31页
     ·研究内容和目标第29-30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30-31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1-36页
   ·实验地区自然概况第31页
   ·材料与试验设计第31-32页
     ·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第31-32页
     ·撂荒地第32页
     ·柠条人工灌木林地第32页
   ·样品采集与测定第32-35页
     ·土壤水分和地上生物量的测定第32-33页
     ·土壤全P和速效P的测定第33-34页
     ·土壤全C、有机C、无机C和土壤全N的测定第34页
     ·土壤轻组有机C的测定第34页
     ·土壤微生物体C和N的测定第34-35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35-36页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6-80页
   ·苜蓿草地的土壤有机C、水分、养分及地上生物量动态第36-51页
     ·结果分析第36-45页
       ·土壤水分第36-39页
       ·地上生物量第39-40页
       ·土壤SOC第40-42页
       ·土壤LFOC、MBC第42页
       ·土壤有机C及其组分之间的相关分析第42页
       ·土壤STN、MBN、STP与AvaiP第42-45页
       ·土壤碳氮比(C/N)与碳磷比(C/P)的变化第45页
       ·土壤各C库与N、P的关系第45页
     ·讨论第45-51页
   ·撂荒地的土壤有机C、水分、养分及地上生物量动态第51-63页
     ·结果分析第51-59页
       ·土壤水分第51-52页
       ·地上生物量第52-53页
       ·土壤容重第53-55页
       ·土壤SOC第55页
       ·土壤LFOC、MBC与MBN第55页
       ·不同土壤C库及MBN间的相互关系第55-56页
       ·撂荒演替年限、坡度、地上生物量与不同的土壤C库及MBN间的相互关系第56-59页
       ·土壤STN、STP与AvaiP第59页
     ·讨论第59-63页
   ·柠条灌木林地的土壤有机C、水分、养分及地上生物量动态第63-76页
     ·结果分析第63-70页
       ·土壤水分第63-66页
       ·地上生物量第66页
       ·土壤SOC和STC第66-68页
       ·土壤LFOC、MBC和MBN第68-69页
       ·表层(0-20cm)土壤SOC、轻组土壤、MBC和MBN含量间的相互关系第69-70页
       ·土壤STN、STP与AvaiP第70页
     ·讨论第70-76页
   ·三种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有机C动态比较第76-80页
     ·结果分析第76-78页
       ·不同土地利用SOC与STC含量的比较第76页
       ·不同土地利用轻组(LF)、微生物体C(MBC)和N(MBN)含量的比较第76-77页
       ·不同土地利用的轻组土壤含量与LFOC和MBC之间以及LFOC与MBC之间的相互关系第77-78页
     ·讨论第78-80页
第四章 主要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将要发表的论文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附录 缩写词表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M-DCSK的混沌通信系统体制研究
下一篇:新型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合成及烯烃聚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