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区溢出防御虚拟机的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 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 第13-18页 |
| ·缓冲区溢出机制 | 第13-15页 |
| ·程序内存布局 | 第15页 |
| ·语言的编译与执行 | 第15-17页 |
| ·虚拟机技术 | 第17-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 ·缓冲区溢出防御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虚拟机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3页 |
| ·小结 | 第23-24页 |
| 第2 章 缓冲区溢出防御与虚拟机 | 第24-39页 |
| ·缓冲区溢出及其攻击 | 第24-30页 |
| ·缓冲区溢出 | 第24-25页 |
| ·缓存区溢出攻击 | 第25-28页 |
| ·用户空间的隐患 | 第28-30页 |
| ·系统空间的隐患 | 第30页 |
| ·缓冲区溢出防御 | 第30-33页 |
| ·防御技术分类 | 第30-31页 |
| ·动态防御技术 | 第31-32页 |
| ·基于进程的动态防御技术 | 第32-33页 |
| ·基于进程虚拟机的缓冲区溢出防御技术 | 第33-34页 |
| ·进程虚拟机防御缓冲区溢出的几个关键问题 | 第34-38页 |
| ·基本概念 | 第34页 |
| ·内存布局 | 第34-35页 |
| ·指令执行 | 第35-36页 |
| ·用户空间调用 | 第36-37页 |
| ·系统空间调用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3 章 关键技术 | 第39-60页 |
| ·程序加载 | 第39-45页 |
| ·计算机加载过程 | 第39-41页 |
| ·虚拟机加载用户程序交互图方案一 | 第41-42页 |
| ·虚拟机加载用户程序交互图方案二 | 第42-43页 |
| ·虚拟机加载用户程序交互图方案三 | 第43-44页 |
| ·虚拟机加载用户程序交互图方案四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页 |
| ·内存布局 | 第45-48页 |
| ·指令集 | 第48-56页 |
| ·x86 指令集简介 | 第48-49页 |
| ·寄存器 | 第49-50页 |
| ·几个关键的结构体 | 第50-52页 |
| ·指令运行 | 第52-56页 |
| ·系统调用 | 第56-59页 |
| ·exe文件中的函数调用 | 第56-57页 |
| ·DLL调用机制 | 第57-58页 |
| ·两种系统调用实现方案分析 | 第58-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第4 章 DBOVM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60-72页 |
| ·缓冲区溢出防御虚拟机方案的提出 | 第60-61页 |
| ·系统组成部分 | 第60页 |
| ·基本工作原理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页 |
| ·DBOVM总体设计 | 第61-66页 |
| ·设计原则 | 第62页 |
| ·设计目标 | 第62-63页 |
| ·系统整体结构 | 第63-66页 |
| ·实现平台 | 第66页 |
| ·程序加载模块 | 第66-67页 |
| ·功能分析 | 第66页 |
| ·模块设计说明 | 第66-67页 |
| ·指令运行模块 | 第67-70页 |
| ·功能分析 | 第67页 |
| ·模块设计说明 | 第67-70页 |
| ·系统调用模块 | 第70页 |
| ·功能分析 | 第70页 |
| ·模块设计说明 | 第70页 |
| ·防御和日志模块 | 第70-71页 |
| ·功能分析 | 第70-71页 |
| ·模块设计说明 | 第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第5 章 DBOVM系统验证 | 第72-88页 |
| ·验证目标 | 第72页 |
| ·验证环境 | 第72页 |
| ·测试用例 | 第72-73页 |
| ·验证程序加载功能 | 第72-73页 |
| ·验证指令执行功能 | 第73页 |
| ·验证防御与日志功能 | 第73页 |
| ·测试步骤与记录 | 第73-81页 |
| ·验证程序加载功能 | 第73-75页 |
| ·验证指令执行功能 | 第75-78页 |
| ·验证防御与日志功能 | 第78-81页 |
| ·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 ·验证程序加载功能 | 第82页 |
| ·验证指令执行功能 | 第82-83页 |
| ·验证防御与日志功能 | 第83页 |
| ·DBOVM防护缓冲区溢出正确性的证明 | 第83-86页 |
| ·小结 | 第86-88页 |
| 第6 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8-89页 |
|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