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11页 |
| 第一章 计算化学概述 | 第11-27页 |
| ·计算化学 | 第11-12页 |
| ·量子化学 | 第12-21页 |
| ·从头算方法 | 第12-15页 |
| ·半经验方法 | 第15-16页 |
| ·密度泛函方法 | 第16-18页 |
| ·基组 | 第18-21页 |
| ·分子力学 | 第21-26页 |
| ·力场的分类 | 第23-24页 |
| ·力场参数的拟合 | 第24-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α-葡萄糖苷酶的同源建模及与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 第27-65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 第27-30页 |
| ·α-葡萄糖苷酶与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 | 第30-36页 |
| ·α-葡萄糖苷酶 | 第30-31页 |
| ·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 | 第31-3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36-37页 |
| ·α-葡萄糖苷酶的同源建模 | 第37-42页 |
| ·α-葡萄糖苷酶序列的确定 | 第37页 |
| ·序列比对和同源蛋白的确定 | 第37-40页 |
| ·α-葡萄糖苷酶的三维结构模建 | 第40页 |
| ·模建蛋白的可靠性分析 | 第40-41页 |
| ·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位点分析 | 第41-42页 |
|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与α-葡萄糖苷酶的分子对接研究 | 第42-52页 |
| ·分子对接过程 | 第42-43页 |
| ·分子对接结果的分析 | 第43-52页 |
|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 | 第52-59页 |
| ·分子力场方法(MFA) | 第53-54页 |
| ·用于3D-QSAR的生物活性数据 | 第54页 |
| ·3D-QSAR的模型评价 | 第54-55页 |
| ·3D-QSAR的计算 | 第55-56页 |
| ·3D-QSAR的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第三章 糖和糖苷酶抑制剂分子数据库的开发研究 | 第65-81页 |
| ·引言 | 第65页 |
| ·ISIS信息管理软件系统简介 | 第65-66页 |
| ·糖和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糖苷酶抑制剂分子数据库的建立 | 第66-72页 |
| ·数据库开发平台的启动 | 第66-67页 |
| ·数据库中一些重要参数的类型及意义 | 第67-69页 |
| ·数据库中表格名称和属性的定义 | 第69-70页 |
| ·分子信息的输入 | 第70-72页 |
| ·糖和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糖苷酶抑制剂分子数据库的内容 | 第72页 |
| ·数据库的搜索方式 | 第72-76页 |
| ·简单搜索操作方法 | 第72页 |
| ·高级搜索的操作方法 | 第72-76页 |
| ·数据的导出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第四章 白藜芦醇的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理论研究 | 第81-105页 |
| ·引言 | 第81页 |
| ·白藜芦醇的构效关系研究现状 | 第81-8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83-84页 |
| ·计算方法 | 第84-85页 |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85-102页 |
| ·顺、反式白藜芦醉及其自由基的结构和性质 | 第85-91页 |
| ·过氧自由基消去反应的研究 | 第91-93页 |
| ·三个反应途径过渡态的确认 | 第93-96页 |
| ·三个反应途径的活化能和热力学性质 | 第96-98页 |
| ·三个反应途径的IRC分析 | 第98-102页 |
| ·结论 | 第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 第五章 白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理论研究 | 第105-123页 |
| ·引言 | 第105页 |
| ·黄酮类化合物的类型和结构 | 第105-107页 |
|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机理 | 第107页 |
| ·过氧自由基的产生 | 第107页 |
| ·清除过氧自由基的途径 | 第107页 |
| ·计算思路与方法 | 第107-10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09-118页 |
| ·五个黄酮类分子的稳定构象 | 第109-110页 |
| ·羟基离解能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 | 第110-113页 |
| ·自由基的单电子分布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113-118页 |
| ·结论 | 第118-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23页 |
| 第六章 白英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123-161页 |
| ·引言 | 第123页 |
| ·白英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第123-129页 |
| ·茄属植物白英的外貌特征 | 第123-124页 |
| ·白英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第124-126页 |
| ·白英的药理作用 | 第126-128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8-129页 |
| ·白英化学成分柱层析研究 | 第129-143页 |
| ·实验部分 | 第129-131页 |
| ·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结构解析 | 第131-1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43页 |
| ·白英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 第143-156页 |
| ·白英挥发油的GC-MS分析 | 第144-149页 |
| ·白英脂溶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 第149-156页 |
| ·结论 | 第156-1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7-161页 |
| 总结论 | 第161-163页 |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交流待发表论文情况 | 第163-164页 |
| 致谢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