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不同蜂蜜浓度目安眼膏对兔眼刺激性研究 | 第11-17页 |
1.实验材料 | 第11页 |
·实验动物 | 第11页 |
·主要实验药品 | 第11页 |
·主要设备器材 | 第11页 |
2.实验方法 | 第11-15页 |
·眼刺激试验评分、分级标准 | 第11-14页 |
·评分标准 | 第11-14页 |
·分级标准 | 第14页 |
·动物分组 | 第14页 |
·给药方法 | 第14页 |
·观察步骤 | 第14-15页 |
3.统计学方法 | 第15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15-17页 |
第二部分 不同蜂蜜浓度目安眼膏治疗实验性兔眼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研究 | 第17-25页 |
1.实验材料 | 第17页 |
·实验动物 | 第17页 |
·主要实验药品 | 第17页 |
·毒株 | 第17页 |
·主要设备器材 | 第1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7-19页 |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角膜评分标准 | 第17-18页 |
·动物造模 | 第18页 |
·动物分组 | 第18页 |
·给药方法 | 第18-19页 |
·裂隙灯显微镜观察 | 第19页 |
·电镜观察 | 第19页 |
3. 统计方法 | 第1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9-25页 |
·裂隙灯观察 | 第20-22页 |
·透射电镜 | 第22-23页 |
·模型组 | 第22页 |
·5%目安眼膏组 | 第22-23页 |
·10%目安眼膏组 | 第23页 |
·ACV组 | 第23页 |
·扫描电镜 | 第23-25页 |
·模型组 | 第23-24页 |
·5%目安眼膏组 | 第24页 |
·10%目安眼膏组 | 第24页 |
·ACV组 | 第24-25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5-31页 |
1. 中医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中医对单疱病毒研究 | 第25-26页 |
·蜂蜜对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研究 | 第26-27页 |
2. 国内外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研究动态 | 第27-28页 |
3. 目安眼膏抗兔眼HSK作用机制探讨 | 第28-31页 |
·目安眼膏的前期实验研究 基础 | 第28页 |
·目安眼膏组成药物的功用及现代药理研究 | 第28-29页 |
·ACV的药理作用研究 | 第28-29页 |
·蜂蜜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 第29页 |
·目安眼膏对角膜保护作用评价及治疗机理探讨 | 第29-31页 |
·目安眼膏药物安全性讨论 | 第29页 |
·目安眼膏治疗HSK机理探讨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文献综述 | 第35-42页 |
附图 | 第42-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