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国际关系论文--国际组织与会议论文--联合国论文

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与中国的回应性战略选择

引言第1-8页
一、安理会改革的背景第8-14页
 (一) 安理会改革的原因探寻第8-11页
  1. 客观必然性第8-9页
  2. 主观必要性第9-11页
 (二) 安理会改革的动议历程第11-14页
  1. 安理会改革的提出第11-12页
  2. 安理会改革的激化第12-14页
二、安理会改革的方案第14-29页
 (一) 改革的焦点所在第14-17页
  1. 常任理事国问题第14-15页
  2. 否决权问题第15-16页
  3. 工作程序问题第16-17页
 (二) 改革的势力阵营第17-19页
  1. “五常”第17页
  2. “四国联盟”第17-18页
  3. “咖啡俱乐部”第18-19页
  4. 联合国及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第19页
 (三) 改革的方案概览第19-24页
  1. “名人小组报告”出台之前的方案第19-21页
  2. “名人小组”方案及其之后的方案第21-24页
 (四) 改革的博弈现状第24-29页
三、中国回应性战略选择第29-38页
 (一) 中国的战略基点与应有态度第29-31页
  1. 中国应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第29-30页
  2. 中国应该在安理会改革上有所作为第30-31页
 (二) 中国的原则立场与大义诉求第31-34页
  1. 地域公平原则第32-33页
  2. 效率原则第33-34页
  3. 协商一致原则第34页
 (三) 中国的选择取向与具体主张第34-38页
  1. 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第34-35页
  2. 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第35页
  3. 安理会改革应体现妥协精神维护团结第35-36页
  4. 安理会改革应该循序渐进第36页
  5. 反对四国提案第36-37页
  6. “新常”否决权问题应由“五常”一致决定第37-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中文摘要第42-47页
英文摘要第47-55页
后记第55-56页
导师及作者简介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像卡输入的手绘电气符号识别研究
下一篇:教育生态学在高等师范院校科研管理中应用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