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

中国西南贫困农村地区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无止桥慈善基金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定位与目标第12-14页
第二章 西南贫困农村地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探析第14-24页
   ·乡村人居环境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理念第14-19页
     ·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第14-16页
     ·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概念解读第16-19页
   ·西南贫困农村地区建筑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第19-21页
     ·生态建筑的理念与基本原则第19-20页
     ·我国生态建筑发展现状第20-21页
   ·基于传统建筑技术和本土材料的适宜性技术路线第21-23页
   ·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西南贫困农村地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第24-60页
   ·技术策略研究第24-25页
     ·策略框架第24页
     ·指导原则第24-25页
   ·传统建筑技术的发掘与更新.,第25-30页
     ·传统建筑技术的发掘整理第25-28页
     ·传统建筑技术的更新改良第28-30页
   ·不同功能建筑对技术改良的影响第30-37页
     ·农宅建筑功能分区与使用感受的优化第30-35页
     ·村落公共建筑的技术指引价值第35-37页
   ·不同结构体系对技术改良的影响第37-55页
     ·西南农村建筑结构体系类型第37页
     ·西南农村建筑结构体系改良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第37-39页
     ·木结构体系的改良第39-43页
     ·生土结构体系的改良第43-50页
     ·石结构体系的改良第50-53页
     ·竹结构体系的改良第53-55页
   ·自然材料的发掘与运用第55-57页
     ·自然材料的潜力发掘第55页
     ·自然材料的改良与标准化第55-57页
   ·科学的评价与指导原则的建立第57-58页
   ·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无止桥慈善基金在西南贫困农村地区的建筑可持续发展实践第60-82页
   ·马鞍桥村灾后重建背景第61-63页
   ·马鞍桥村灾后重建项目介绍第63-76页
     ·项目框架及方法第63-65页
     ·重建面临的现实与挑战第65页
     ·指导原则与实施策略第65-67页
     ·技术优化第67-73页
     ·建筑成效评价第73-76页
   ·马鞍桥村村民活动中心第76-80页
     ·项目实施第76-78页
     ·社区生活改善第78-79页
     ·建筑性能第79-80页
   ·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结论第82-86页
致谢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附录A 无止桥慈善基金概况第94-104页
 1. 无止桥的缘起第94页
 2. 无止桥慈善基金的成立与运作第94-95页
   ·无止桥的成立第94页
   ·无止桥队伍的性质第94-95页
   ·基金会的支持第95页
   ·推广桥的设计原则第95页
 3. 无止桥的项目实施流程与工作模式第95-98页
   ·开展程序与基本内容第95-97页
   ·团队设立及组成第97-98页
 4. 无止桥的常见建造类型第98页
 5. 无止桥在中国内地的建桥项目概况第98-102页
   ·云南西迈无止桥概况第99-100页
   ·建造背景第100页
   ·水文及地质情况第100-101页
   ·桥梁形式第101-102页
 6. 小结第102-104页
附录B第104-105页
附录C第105-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骨炭去除原水中氟的研究
下一篇:两种基于结构动力响应的钢筋混凝土梁损伤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