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水飞蓟宾抗紫外线照射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英文摘要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9页
 第一节 细胞凋亡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第14-33页
  一、细胞凋亡的特征第14-15页
  二、细胞凋亡的调控因素第15-24页
   1.Caspase家族蛋白第16-20页
   2.Bcl-2家族蛋白第20-21页
   3.p53及其凋亡调控作用第21-23页
   4.Fas/FasL与细胞凋亡第23页
   5.其他细胞凋亡相关因素第23-24页
  三、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第24-33页
   1.线粒体途径第24-25页
   2.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途径第25-27页
   3.PI3K-Akt/PKB信号转导途径第27-28页
   4.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途径第28-29页
   5.MAPK信号转导途径第29-30页
   6.核内因子NF-κB对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第30-33页
 第二节 水飞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第33-40页
 参考文献第40-49页
第二章 水飞蓟宾抑制紫外线照射诱导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第49-59页
 一、实验部分第49-51页
  1.实验材料第49-50页
  2.实验方法第50-51页
 二、实验结果第51-56页
  1.紫外线照射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第51页
  2.水飞蓟宾明显抑制紫外线照射诱导的A375-S2细胞死亡第51页
  3.水飞蓟宾在紫外线照射诱导的各种细胞凋亡中发挥保护作用第51-52页
  4.水飞蓟宾对人外周血细胞的影响第52-56页
 三、讨论第56-57页
 四、小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59页
第三章 水飞蓟宾抑制紫外线照射诱导A375-S2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第59-99页
 一、实验部分第59-68页
  1.实验材料第59-60页
  2.实验方法第60-68页
 二、实验结果第68-92页
  1.紫外线照射诱导A375-S2细胞死亡的形态学变化第68-70页
  2.水飞蓟宾抑制紫外线照射诱导的A375-S2细胞凋亡第70-71页
  3.内毒素抑制剂Polymyxin B未影响水飞蓟宾对A375-S2细胞的保护作用第71-72页
  4.水飞蓟宾预处理增加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第72-74页
  5.水飞蓟宾预处理降低了紫外线照射的A375-S2细胞中磷酸化p53蛋白的表达第74-75页
  6.水飞蓟宾预处理降低了紫外线照射的细胞中Bax蛋白的表达,同时升高了Bcl-2和Bcl-x_L蛋白的表达第75-76页
  7.水飞蓟宾预处理抑制了紫外线照射的A375-S2细胞中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力第76-78页
  8.水飞蓟宾的抗紫外线照射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与ERK和p38 MAPK的激活有关第78-83页
  9.水飞蓟宾发挥抗紫外线照射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作用与激活SIRT1途径有关第83-85页
  10.水飞蓟素对紫外线照射的细胞的周期分布发挥调控作用第85-86页
  11.水飞蓟宾对紫外线照射的A375-S2细胞的保护作用和端粒酶的活力无关第86-87页
  12.水飞蓟宾对紫外线照射的A375-S2细胞中IκBα的磷酸化和降解的影响第87-89页
  13.PKC与水飞蓟宾抗紫外线照射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机制无关第89页
  14.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对紫外线照射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第89-92页
 三、讨论第92-95页
 四、小结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第四章 水飞蓟宾抗紫外线照射诱导的人永生化皮肤角质细胞HaCaT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研究第99-116页
 一、实验部分第99-102页
  1.实验材料第99-100页
  2.实验方法第100-102页
 二、实验结果第102-111页
  1.水飞蓟宾对紫外线照射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第102-105页
  2.水飞蓟宾预处理对具有死亡区域的Fas相关蛋白FADD表达的影响第105-106页
  3.水飞蓟宾对紫外线照射的HaCaT细胞中caspase-8的影响第106-109页
  4.水飞蓟宾对紫外线照射的HaCaT细胞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c)释放的影响第109页
  5.水飞蓟宾对紫外线照射的HaCaT细胞中caspase-3的前体procaspase-3及其作用底物(ICAD和PARP)裂解的影响第109-111页
 三、讨论第111-113页
 四、小结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6页
第五章 水飞蓟宾增强抗Fas激动性抗体CH11对A375-S2细胞毒作用第116-133页
 一、实验部分第116-119页
  1.实验材料第116-117页
  2.实验方法第117-119页
 二、实验结果第119-129页
  1.水飞蓟宾增强了抗Fas激动性抗体CH11对A375-S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第119-122页
  2.水飞蓟宾降低了CH11作用的A375-S2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_ΔΨ_m)第122-125页
  3.水飞蓟宾的增强作用通过激活caspase途径第125页
  4.水飞蓟宾增加了CH11作用的A375-S2细胞中FADD蛋白的表达第125-128页
  5.水飞蓟宾对CH11作用的A375-S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第128-129页
 三、讨论第129-130页
 四、小结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3页
缩略语第133-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附录第136-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电弧喷涂方法的汽车模具快速制造技术
下一篇:DHPLC法检测人类胃癌组织中EphB2基因的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