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时间效应分析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概述 | 第10-12页 |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国内的应用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钢—混凝土组合梁时变效应问题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混凝土徐变收缩理论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组合梁时变分析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组合梁刚度和变形的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收缩、徐变计算的一般理论 | 第17-24页 |
·混凝土的徐变理论 | 第17-18页 |
·老化理论 | 第17页 |
·先天理论 | 第17-18页 |
·混合理论 | 第18页 |
·杆件的徐变、收缩效应的计算方法 | 第18-24页 |
·计算模量法 | 第20页 |
·T-B方法 | 第20-21页 |
·徐变效应分析 | 第21-23页 |
·计算方法之比较 | 第23-24页 |
第3章 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的时变分析 | 第24-40页 |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工作性能 | 第24-28页 |
·组合梁的截面组成 | 第24-26页 |
·组合梁连接界面上的滑移 | 第26页 |
·组合梁截面的受力特点 | 第26-28页 |
·组合梁截面的时变应力应变分析 | 第28-33页 |
·基本假定 | 第28-29页 |
·初始应力应变分析 | 第29-30页 |
·时变应力应变分析 | 第30-33页 |
·组合梁截面的时变刚度分析 | 第33-37页 |
·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的变形分析 | 第37-40页 |
·挠曲线方程 | 第37页 |
·变形计算的近似方法 | 第37-40页 |
第4章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时变分析 | 第40-52页 |
·概述 | 第40-41页 |
·单元的划分 | 第41-42页 |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刚度分析 | 第42-49页 |
·截面在负弯矩作用下的刚度分析 | 第42-46页 |
·刚度与内力的关系(D-M) | 第46-49页 |
·超静定组合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49-52页 |
·非线性有限元的计算方法 | 第49-50页 |
·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 第50-52页 |
第5章 考虑徐变收缩效应的组合梁有限元分析程序 | 第52-70页 |
·考虑徐变收缩效应的组合梁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52-62页 |
·杆系有限元的分析原理 | 第52-55页 |
·徐变收缩模式的选取 | 第55-62页 |
·程序的编制 | 第62-70页 |
·程序中使用的主要变量说明 | 第62-64页 |
·程序主体流程图 | 第64页 |
·主要子程序的介绍 | 第64-70页 |
第6章 验证及分析 | 第70-82页 |
·实验验证及算例 | 第70-74页 |
·钢—混凝土组合梁徐变收缩效应分析 | 第74-81页 |
·内力与变形沿梁长分布 | 第74-77页 |
·内力与变形随时间变化 | 第77-81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第7章 结论 | 第82-84页 |
·研究工作及成果 | 第82-83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