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阻塞高压的定义和统计方法 | 第10-12页 |
·阻塞形势的统计特征 | 第12-14页 |
·阻塞高压与中国天气气候的关系 | 第14-15页 |
·阻塞高压形成维持机制的研究 | 第15-19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本文将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案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资料和主要研究方法介绍 | 第22-28页 |
·资料 | 第22页 |
·方法简介 | 第22-28页 |
第三章 夏季亚欧大陆中高纬度阻塞高压的统计特征 | 第28-43页 |
·阻塞高压定义的方法 | 第28-29页 |
·亚欧中高纬地区夏季阻高的时空分布 | 第29-32页 |
·阻高活动的源区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43页 |
第四章 中国夏季强降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阻塞高压的关系 | 第43-78页 |
·中国夏季持续性强降雨天气的统计特征 | 第43-49页 |
·持续性强降雨异常年份的环流背景 | 第49-52页 |
·阻塞高压与夏季雨带的关系 | 第52-78页 |
第五章 2003年6月亚欧中高纬阻塞高压对淮河流域暴雨的作用 | 第78-91页 |
·2003年6-7月淮河流域降雨概况 | 第78页 |
·阻塞高压的异常活动特征 | 第78-79页 |
·阻塞形势对淮河流域暴雨的作用机制 | 第79-83页 |
·小结 | 第83-91页 |
第六章 2003年淮河洪水期亚欧阻塞高压的活动机理研究 | 第91-122页 |
·阻高活动中的波流相互作用 | 第91-95页 |
·阻高活动中的波波相互作用 | 第95-100页 |
·阻塞高压维持期的正斜压转换 | 第100-122页 |
第七章 1998年6月亚欧双阻流型对长江流域降水的作用及其活动机理研究 | 第122-141页 |
·阻塞高压活动对长江流域暴雨的作用 | 第122-124页 |
·1998年6月份阻高活动机理研究 | 第124-126页 |
·阻高活动中的大气内部波波相互作用 | 第126-128页 |
·小结 | 第128-141页 |
第八章 亚洲中高纬地区阻塞高压年际个体差异的讨论 | 第141-161页 |
·1998和2003年不同个例中大气自由波的差异 | 第142-144页 |
·地形定常波扰动与自由波的作用讨论 | 第144-146页 |
·海温的热力作用 | 第146-149页 |
·小结 | 第149-161页 |
第九章 全文总结 | 第161-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3页 |
附录:模式介绍 | 第173-182页 |
个人简历 | 第182-183页 |